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科委关于加快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大科技平台建设意见的通知
渝办发[2004]31号2004年02月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市科委《关于加快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大科技平台建设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四年二月九日

关于加快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大科技平台建设的意见

(市科委 二00四年二月)

  为增强我市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要求,制定加快我市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大科技平台(简称三大科技平台)建设的意见。

  一、目的和框架

  三大科技平台的建设,旨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科技资源进行整体规划、战略重组建设,通过新建、整合、完善和提高,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创新活动的物质和信息保障系统,形成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创新体系。通过三大科技平台的建设,提高全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增强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研究开发平台主要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企业技术开发中心。资源共享平台主要包括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图书文献资源和科技网络五个方面的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主要包括重庆高交会及技术交易常设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评估鉴定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三大科技平台的建设,到2007年,使我市在研究开发能力、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科技制度环境、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建设长江上游的科技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研究开发能力——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开放流动、共建共享、高效运行的实验研究开发基地,提高我市科技原创能力。建成市级示范重点实验室20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使我市重点学科的应用基础研究形成特色和规模;建成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60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0个,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使我市高新技术和支柱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开发能力明显提高。

  创新服务能力——构建我市科技公共资源信息网络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成资源共享平台支撑机构10个,使公共科技资源的开放度和有效利用率显著提高,科技资源的信息采集、分析、综合加工和利用能力进一步增强;综合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达到5个,4大产业孵化基地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制度创新——基本形成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三大科技平台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起更加灵活的有利于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体制。

  科技人才队伍——力争使我市两院院士增加2至5名,市级以上(含市级)学术带头人达到1000名,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人员达到20000名,在重点学科和优势行业领域形成100个左右能承担国家级项目的科研团队。

  三、重点支持方向

  研究开发平台:在机械传动、输变电设备安全科学与电工新技术、模糊控制、超声医学、创伤烧伤复合伤、家蚕基因、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传染病及重大疾病防治、人口与计划生育等重点学科领域,发展和提升一批重点实验室;在装备制造业、智能交通、网络测试、清洁生产、模具制造、网络化制造、微光机电、镁铝合金、纳米材料、虚拟仪器、制药、清洁汽车、环境保护、中药现代化、农业生物等技术领域,以及汽车摩托车、天然气化工、交通工程、仪器仪表、冶金、建筑建材等支柱产业领域,新建和提升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建立各类技术开发机构。

  资源共享平台: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建设三峡库区资源环境、地理信息、能源交通、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科技基础数据中心;完善科技成果、专利、科技期刊与技术标准等科技图书文献资源库;完善中药标本、实验动物及荣昌猪、柑桔种质资源等自然科技资源库;加快农业科技信息共享数据库建设;完善科技人才资源库和科技网络环境等。

  成果转化平台:拓展重庆高交会的服务功能,发展与之相关的网上交易,建立常设技术交易服务机构;以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和渝港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龙头,建设全市综合性科技服务网络;加快发展各类科技风险投资机构,特别是利用社会资金兴办风险投资机构;加快重庆市大学科技园等各类专业孵化器建设;完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鉴定和认证、人才、专利代理等服务的科技咨询服务机构;结合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加快科技评估机构建设,推动一批科研机构成建制转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从2004年开始,分批启动科技平台示范工程项目。首批启动的示范工程项目包括:创伤烧伤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输变电设备安全及电工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家蚕基因组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等5个示范重点实验室;微光机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轻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车辆模拟与试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腐蚀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协作共用服务网络、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共享平台等5个资源共享平台项目;生产力促进中心重组、技术产权交易所等5个转化服务平台项目。

  四、方式与步骤

  市科委负责对三大科技平台建设进行统一规划,不定期发布各类平台建设指南,通过科技能力建设计划予以支持。从2004年起,每年安排经费2000万元左右支持三大科技平台建设,项目按建设期限分年度滚动实施。

  三大科技平台建设采取新建、重组、增强、认定四种方式进行,建设期限一般为2至3年。对我市目前没有而技术创新活动必需的支撑平台,依托在国内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和技术单位,以新建的方式加快组建;对目前已有的,在学科、技术和服务领域相近的科研开发和服务机构,采取重组的方式,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对目前具有一定雏形、有依托单位、服务功能较弱、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平台,加大投入,采取增强的方式建设;对符合我市科技发展重点,目前已具备较好基础、运行良好的机构,给予相关的市级认定。

  实施步骤分两个阶段:

  规划与示范阶段(2004-2005年):制定三大科技平台建设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共享规章制度;分批实施三大科技平台建设重点项目,在基础性、公益性科技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服务方面取得重点突破,认定一批科技平台重点机构。

  全面推进阶段(2005-2007年):基本建成涵盖重点学科和重点行业、优势产业领域的研究开发体系、资源共享体系和成果转化中介服务体系;建立完备的科技平台建设制度体系和完善的运行机制。

  五、实施与管理

  (一)政策扶持

  对以下项目优先扶持:科研院所结合自身资源、技术优势提出的平台建设立项申请;产学研结合、部市共建、行业部门牵头实施以及对科技资源有效整合的立项申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依托单位提出的立项申请。

  对三大科技平台的各类机构在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认定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二)规范管理

  以“共建、共享、开放、高效”为原则,创新科技平台建设的管理制度,加快相关管理办法、规则、标准的制定。近期将重点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大型精密仪器协作共用,风险投资管理,实验动物管理,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企业孵化器建设,科技中介服务行业自律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三)组织结构

  三大科技平台各类机构应当是独立实体,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可与依托单位共有一个法人代表;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其主任原则上应为市级以上(含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资源共享、成果转化类服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组织结构模式,探索实行理事会管理制度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大科技平台各类机构的建设均应成立由依托单位、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共同组成的建设领导机构,负责制定服务平台发展规划,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平台机构可设立由同一行业权威人士及依托单位主要骨干组成的专家咨询机构,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四)运行机制

  三大科技平台的各类机构应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在承担市级以上重点科研任务、社会公益性任务的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承接科研、工程化开发、技术服务等有偿服务委托,实现自主分配、自负盈亏、自我发展。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人事、财务、资产、分配、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五)经费管理

  纳入三大科技平台建设计划的各类机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为:市科委科技能力建设计划专项资金、市级主管部门配套经费、依托单位自筹经费及争取的国家科技经费。其中,市级科技能力建设专项资金和国家科技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实验研究开发所必需的仪器、设备及引进必要的技术软件;基本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应由主管部门配套和依托单位自筹为主,并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解决。

  建设经费实行独立核算。市级和国家科技经费须严格遵循科技资金管理办法和财务制度,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和挤占。

  三大科技平台中各类机构的运行经费供给,原则上以依托单位为主,市科委通过“给政策、给任务”的方式,创造宽松外部环境,保障其正常运行和发展。

  (六)过程管理

  平台建设应遵循“边建设、边开放”的原则。项目建设期间,实行年度报告与评估制度。主管部门根据建设期限制定过程评估制度,加强对建设项目的中期评估和过程管理。对分年度滚动实施的建设项目必须在完成前一年度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才能拨付后续建设经费。

  项目完成后,由市科委组织专家顾问组按照建设标准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给予授牌。对未达到任务标准的,责成依托单位采取措施改进,两次验收未达到标准的终止实施。

  六、组织领导

  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由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科技平台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主要由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委、市教委、市财政局等部门组成,负责对三大科技平台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同时成立专家顾问组,参与建设项目的论证、咨询、评审、验收和管理办法的拟定。

  附件:重庆市三大科技平台建设首批示范工程部分项目

  (一)研究开发平台

┏━┯━━━━━━━┯━━━━━━┯━━━━━━━━━━━━━━━━━━━━━━━━━┓
┃序│  名 称  │承担(负责) │        建  设  内  容        ┃
┃号│       │单位    │                         ┃
┠─┼───────┼──────┼─────────────────────────┨
┃ 1│创伤烧伤复合伤│ 第三军医 │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研究;创伤愈┃
┃ │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学    │合及组织修复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交通伤(撞击伤)的发┃
┃ │       │      │生机制与防治研究;现代战伤发生机制与防治研究;烧伤┃
┃ │       │      │早期损害与救治研究;复合伤的复合效应机理与救治研 ┃
┃ │       │      │究。                       ┃
┠─┼───────┼──────┼─────────────────────────┨
┃ 2│输变电设备安全│ 重庆大学 │高压/超(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的安全科学理论 ┃
┃ │科学与电工新技│      │及应用技术;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与信息管理的理论及应┃
┃ │术重点实验室 │      │用;电工新技术及应用。力争在2-5年内建成输变电设备 ┃
┃ │       │      │安全科学与电工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
┃ 3│家蚕基因组应用│西南农业  │建立大规模分离、克隆基因的技术平台;建立转基因家蚕┃
┃ │研究重点实验室│大学    │及其应用的技术平台;建立家蚕细胞表达体系及工程细胞┃
┃ │       │      │系平台;新型育种素材的创造与品种改良;家蚕基因组信┃
┃ │       │      │息平台及数据库构建;形成我国蚕业知识创新中心、人才┃
┃ │       │      │培养中心、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开发中心。      ┃
┠─┼───────┼──────┼─────────────────────────┨
┃ 4│轻合金(镁合金│重庆大学、 │承担国家“十五”攻关、国家863、重庆市重大专项课题 ┃
┃ │)材料工程技术│重庆镁业  │任务,取得创新性成果;形成中试产业化生产线,形成和┃
┃ │研究中心   │科技公司、 │完善轻合金材料的研究开发体系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基 ┃
┃ │       │长安公司  │地。力争2-5年内建成国家镁应用研究开发中心和国家镁 ┃
┃ │       │、西南铝业 │合金材料工程技术中心。              ┃
┃ │       │公司、5  │                         ┃
┃ │       │9所、重庆 │                         ┃
┃ │       │工学院等  │                         ┃
┠─┼───────┼──────┼─────────────────────────┨
┃ 5│网络化制造工程│重庆大学等 │建成为重庆市网络化制造系统研究、开发、实施提供技术┃
┃ │技术研究中心 │      │支持和服务的一流的专业机构,成为重庆市制造业信息化┃
┃ │       │      │资源中心、应用系统服务中心和管理协调中心。    ┃
┠─┼───────┼──────┼─────────────────────────┨
┃ 6│微光机电工程技│重庆大学、 │实现MEMS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建成MEMS设计及MEMS加工┃
┃ │术研究中心  │中电集团  │平台;开发MEMS器件及微生化检测分析系统产品,孵化高┃
┃ │       │24所等   │科技企业;研究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接近实┃
┃ │       │      │用化的MEMS器件和微系统;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
┠─┼───────┼──────┼─────────────────────────┨
┃ 7│模具工程技术研│重庆工学院 │形成模具及其相关产品的性能试验研究能力;形成模具研┃
┃ │究中心    │等     │发改进设计以及关键零部件等新产品开发能力;形成模具┃
┃ │       │      │科技成果产业化中试生产能力;形成有关模具产业政策、┃
┃ │       │      │技术及市场信息情报、产品开发规划、项目可行性及工程┃
┃ │       │      │咨询评估、技术中介、技术培训、新产品推广应用等技术┃
┃ │       │      │服务能力。                    ┃
┠─┼───────┼──────┼─────────────────────────┨
┃ 8│公路工程技术研│重庆交通科 │以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普通公路、城市道路及乡村道┃
┃ │究中心    │研设计院等 │路的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工程、环境工程及信┃
┃ │       │      │息化等为主要技术范围,探索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途 ┃
┃ │       │      │径;面向企业规模生产的需要,推动科技成果向相关行业┃
┃ │       │      │辐射和推广应用,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传统产业的升级┃
┃ │       │      │改造;促进科技体制改革,培养一流的工程技术人才,建┃
┃ │       │      │设一流的工程化试验基地,进而实现建成国家公路工程技┃
┃ │       │      │术研究中心的目标。                ┃
┠─┼───────┼──────┼─────────────────────────┨
┃ 9│车辆模拟与试验│重庆工学院等│开展汽车、摩托车道路模拟与试验研究;开展CAE工程、 ┃
┃ │工程技术研究中│      │可靠性工程、现代设计方法等领域的研究和服务,建立汽┃
┃ │心      │      │车、摩托车零部件开发新方法;进行摩托车新车型和摩托┃
┃ │       │      │车衍生产品开发;进行特种车辆及通用机械开发,开展汽┃
┃ │       │      │车零部件检测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开展数控改造、维修及┃
┃ │       │      │人员培训。建成重庆市在汽车测试技术及应用、汽车现代┃
┃ │       │      │设计理论与方法、车辆传动技术等方面有特色和技术优势┃
┃ │       │      │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10│环境腐蚀与防护│   59所等│形成环境分析与评价、环境适应性设计、环境试验、环境┃
┃ │工程技术中心 │      │防护研究开发能力及环境工程化技术开发能力;紧密结合┃
┃ │       │      │重庆市城市现代化建设特别是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如轻轨┃
┃ │       │      │交通、跨江大桥等),积极开发建设工程急需的新材料、┃
┃ │       │      │新工艺、工程环境评价应用技术;大力发展腐蚀与防护工┃
┃ │       │      │程高新技术,支持汽车、摩托车等我市支柱产业的发展。┃
┗━┷━━━━━━━┷━━━━━━┷━━━━━━━━━━━━━━━━━━━━━━━━━┛
  (二)资源共享平台
┏━┯━━━━━━┯━━━━━┯━━━━━━━━━━━━━━━━━━━━━━━━━━┓
┃ 1│大型精密仪器│市科委和有│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为依┃
┃ │设备协作共用│关科研单位│托,以会员制方式建设大型精密仪器协作共用服务网络,促┃
┃ │服务网络  │     │进有限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解决闲置仪器设备利用率低┃
┃ │      │     │的问题。                      ┃
┠─┼──────┼─────┼──────────────────────────┨
┃ 2│文献信息资源│重庆大学、│建设能够满足整个重庆市需求的、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
┃ │数字化共享平│西南信息 │的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运行的网络、硬件体系及应用系统,┃
┃ │台     │中心、重 │建设提供服务的数字化文献资源和专用全文数据库。   ┃
┃ │      │庆图书馆等│                          ┃
┗━┷━━━━━━┷━━━━━┷━━━━━━━━━━━━━━━━━━━━━━━━━━┛
  (三)成果转化平台
┏━┯━━━┯━━━━━━━━━┯━━━━━━━━━━━━━━━━━━━━━━━━━━┓
┃ 1│重庆生│   市科委等   │渝港生产力促进中心、激光快速成型及模具制造生产力促进┃
┃ │产力促│         │中心(RP中心)、新产品检测服务中心、大型精密仪器协作┃
┃ │进中心│         │服务中心、科技评估鉴定中心、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心、培┃
┃ │   │         │训中心等。将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成为重庆市技术创新┃
┃ │   │         │服务体系的核心支撑机构,成为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服务功┃
┃ │   │         │能强大、特色业务突出、服务范围广泛、服务手段先进的科┃
┃ │   │         │技创新、技术支持和中介服务平台。          ┃
┠─┼───┼─────────┼──────────────────────────┨
┃ 2│联合产│市科委、市经委、市│在现有重庆市技术交易所和产权交易所的基础上全新建立,┃
┃ │权交易│国资委、重庆市科技│设置事业性交易机构,搭建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引入社会资┃
┃ │所  │资产控股公司、重庆│本进行企业化股份制改制;规范管理结构与运行机制,形成┃
┃ │   │高创中心     │立足重庆、辐射西部的区域性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最终完成┃
┃ │   │         │交易中心上市的战略目标。              ┃
┗━┷━━━┷━━━━━━━━━┷━━━━━━━━━━━━━━━━━━━━━━━━━━┛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