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农委《关于池州市2008年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实施意见》的通知
池政办(2008)8号2008年03月7日安徽省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单位:安徽省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  号:池政办(2008)8号

发布日期:2008-3-7

执行日期:2008-3-7

生效日期:1900-1-1

各县、区人民政府,九华山风景区、开发区、站前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农委《关于池州市2008年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八年三月七日

关于池州市2008年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实施意见

市农委

  为深入推进2008年水稻产业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以主攻单产,提升质量,提高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为主要目标,以主导品种和主体技术集成推广为主攻方向,水稻平均单产达440公斤,符合国标3级以上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占水稻总面积85%,水稻订单面积26万亩,新增6个水稻产销合作社,全面提高水稻生产水平和效益。

  二、重点工作

  (一)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加速优质稻的开发,重点发展优质超级杂交水稻,双季晚粳和糯稻,努力提高稻米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以省农委推荐的29个水稻主导品种为基础,优化品种布局,强化主导优质品种规模化开发。加强技术集成,突出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和玻╂害综合防治,推广应用好水稻直播栽培、无盘抛秧栽培等轻简高效技术,发挥科技对水稻产业提升的支撑作用。

  (二)抓好水稻核心示范区建设。以优势区域和种植大户为重点,强化政策引导和“六统一”服务(统一技术方案、统一供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玻╂害防治、统一农机服务、统一订单销售),强力推进全市25万亩水稻核心示范区建设。示范区要集中连片发展,大力推进以合理增加穗数、推广轻简栽培、统防统治、配方施肥和机械化作业为主要内容的“一增四推”关键技术集成应用,力争核心示范区关键技术到位率和入户率达80%以上,实现核心示范区比非示范区亩均增产50公斤和增收100元的“双百”目标,真正发挥示范区在宣传、辐射和培训农民中的作用。广泛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每个县、区都要建立1个万亩连片高产创建示范片,力争实现单季稻万亩集中连片平均亩产达700公斤以上,双季稻集中连片平均亩产达900公斤以上。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等方式,大力发展水稻产销合作社和行业协会,促进分散经营向同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收税、统一销售加工方向转变,使水稻合作经济组织尽快成为市场主体,提高水稻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大力培育水稻种植大户,推进水稻规模化生产、区域化经营,促进家庭经营与龙头企业的有效对接,发展订单生产,提高订单履约率。

  三、保障措施

  (一)落实好惠农政策。认真落实今年水稻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和农机补贴等政策措施,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剩ㄆ政安排的水稻核心示范区良种良法配套补贴资金落实。积极开展政策和科技挂钩试点,探索补贴政策与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紧密挂钩的运行机制,提高水稻生产科技水平。水稻核心示范区良种补贴办法,具体依照省农委、剩ㄆ政厅《关于印发2008年水稻良种补贴与良种挂钩试点方案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建设方案的通知》(皖农财(2008)33号)执行。

  (二)创新服务方式。继续抓好水稻新技术、新品种的展示示范,加强水稻苗情、玻╂情和灾情监测,开展水稻主导品种的宣传推介,不断提高良种良法的配套服务能力。加强专家指导,及时深入基层巡回指导。要建立农技人员联系水稻大镇、大片、大户制度,做到定人员、定规模、定效果、定奖惩。加强对农技干部继续教育和科技示范户、大户的技术培训。大力发展和扶持育秧、玻╂防治、配方施肥、农机各种类型的专业服务队,积极推广种子统供、玻╂统防、施肥统配、农机统用等服务方式,推进水稻物化技术向专业化、产业化迈进。

  (三)健全管理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组织、领导、协调力度,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各级农业部门要强化责任,建立科学合理工作运行机制,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方案、有措施、有监督,确保任务落实到人、责任明确到人、措施落实到位;水务、环保、工商、粮食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抓好农田水利、环境监测、市场监管、订单生产等工作。各地要充分利用农网、安徽种植业网等平台,加强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的情况交流和信息反馈,促进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附件:2008年全市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目标任务分解表

县区
 
2006年实绩
 
单产指标
(公斤/亩)
 
总产指标
(亿斤)
 
质量指标
 
技术推广指标
 
核心示范区
规模指标(万亩)
 
效益指标
 
播种面积
(万亩)
 
单产
(公斤/亩)
 
产量
(亿斤)
 
高档优质米
比例(%)
 
良种覆盖率(%)
 
关键技术到位率
(%)
 
新增经济效益
(亿元)
 
肥东县
 
98
 
500.8
 
9.8
 
505
 
9.9
 
65
 
96
 
70
 
10
 
0.2
 
肥西县
 
90.4
 
536.5
 
9.7
 
540
 
9.9
 
65
 
96
 
70
 
10
 
0.15
 
长丰县
 
85.9
 
510
 
8.6
 
515
 
8.8
 
65
 
96
 
70
 
/
 
0.15
 
包河区
 
6.1
 
503
 
0.6
 
508
 
0.6
 
65
 
96
 
70
 
/
 
/
 
蜀山区
 
2.0
 
507
 
0.2
 
515
 
0.2
 
65
 
96
 
70
 
/
 
/
 
庐阳区
 
1.5
 
517
 
0.15
 
520
 
0.15
 
65
 
96
 
70
 
/
 
/
 
瑶海区
 
2.8
 
452
 
0.2
 
460
 
0.2
 
65
 
96
 
70
 
/
 
/
 
高新区
 
2.1
 
507
 
0.2
 
515
 
0.2
 
65
 
96
 
70
 
/
 
/
 
新站区
 
0.6
 
512
 
0.05
 
517
 
0.05
 
65
 
96
 
70
 
/
 
/
 
全 市
 
289.4
 
510.6
 
29.5
 
520
 
30
 
65
 
96
 
70
 
20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