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粮食局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全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安排意见》的通知
皖粮办[2004]166号2004年07月6日安徽省粮食局


各处室、中心: 
  现将省局《贯彻落实全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安排意见》印发给你们,请按各自分工和时间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二○○四年七月六日 
 
 

贯彻落实全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安排意见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根据国家粮食局工作布置,并结合我省实际,现对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做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学习和宣传工作 
  1、深入学习。要在前期初步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省、市、县各级粮食行政机关和粮食企业掀起学习热潮,重点学习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学习以各地自行组织为主,方式可多种多样,学习情况各市、县要及时上报省局。通过反复学习,使广大干部职工全面理解和掌握各项粮改政策法规。时间安排在7-10月。(办公室、机关党委、监察室负责) 
  2、广泛宣传。利用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粮食刊物等媒体,采用征文、专题报道、论坛和知识大奖赛等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粮改政策、法规,普及粮改政策、法规知识,增强全社会依法治粮意识。时间安排在7-9月。(办公室、机关党委、监察室负责) 
  3、加强培训。重点是通过培训,提高各级粮食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做好培训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如编制培训教材,研究培训内容和严格培训方式等。年底前市县局级以上干部力争培训一次,市县局中层明年初培训一次。在培训基础上完善执法证颁发工作。(人事处、监察室负责) 
  二、抓紧出台并组织实施我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4、督查落实。及时了解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传达贯彻全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的进展情况,掌握各地在贯彻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提出针对性建议和意见。7月下旬全面督查一次。做好政务信息报送和交流,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局反馈。(办公室负责) 
  5、尽快修改完善《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改革的实施意见》。吸纳各市政府修改意见,加强与省直有关部门协调,力争在7月底前将实施意见报省政府批准颁发实施,并报国务院备案。督促各地不等不靠,抓紧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本地实施意见,组织实施。(办公室、调控处负责) 
  6、配合财政等有关部门完善直补政策,积极参与实行最低收购价相关政策研究和落实。根据国家有关政策,7月底前研究提出执行最低收购价有关具体办法,做好指定粮食企业入市收购的前期准备。(财务处、调控处负责) 
  三、加快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7、彻底解决"三老"问题。老粮清仓兜底要在7月底前完成;经审计确认的政策性挂帐要在三季度底前完成与企业的剥离,并集中挂到市县粮食局;第一步改革中"老人"遗留问题要在年底前妥善解决,为第二步改革创造良好环境。(财务处、调控处、人事处负责)。 
  8、加速推进国有粮食企业第二步改革。按照省政府90号文件要求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合理优化企业布局,加大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力度,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今年底基本完成、明年扫尾完善。(人事处负责,各处室按联系分工组织落实) 
  9、指导粮食收购工作,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指导国有粮食企业大力收购,掌握粮源,合理定价。近期组织召开早稻收购形势分析会。继续做好秋粮收购资金协调工作,积极争取各项信贷政策,支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调控处、财务处、行管处负责) 
  10、继续推进粮食产业化。要落实订单面积,提高履约率,扩大订单收购量。7月底前分片召开粮食订单汇报会,对全年订单面积和夏粮订单收购履约情况做一次全面调查。着手准备下半年全省粮油精品展示展销会有关工作。(行管处、行业协会负责) 
  四、完善和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11、加强建立和完善地方粮食储备。省级储备今年要增加5亿斤,市县增加5-10亿斤,年底要完成储备粮入库任务,并落实好省、市、县储备粮利息、费用。(调控处、财务处、仓储处负责) 
  12、建立健全粮食预警机制和粮食应急预案。9月底完成省应急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发布,落实应急工作机制。督促各市县必须在年底前全部建立和完善粮食市场价格监测和预警系统。(调控处、信息中心负责) 
  13、继续做好政策性粮食供应和销售工作。搞好军粮供应,加强军供连锁店和信息网络化建设和管理。做好退耕还林粮食供应工作。进一步强化对老粮、陈化粮销售的监管。建立和完善粮食产区与销区之间的长期稳定协作关系。(军供办、调控处、财务处负责) 
  14、加快省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建设。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功能。年底前省批发交易市场新址要动工,明年要逐步开展期货交易代理业务。(财务处、调控处、批发市场负责) 
  五、抓紧制定《条例》配套规章和相关政策 
  15、抓紧研究制定《安徽省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力争八月上旬完成初稿,八月底前与省法制办、工商局协调好,并提交省政府批准下发,秋粮收购前实施。(调控处、仓储处、监察室负责) 
  16、结合我省实际,抓紧起草《安徽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实施细则》,切实履行依法监管市场的职责,起草工作11月底前完成(草案),待国家正式办法下来后组织实施。(仓储、调控处、监察室负责) 
  17、制定《安徽省粮食流通质量监管实施细则》,实行对全社会粮食流通质量的监督检查和管理。10月底完成草案起草工作,待国家局正式办法下来后组织实施。(仓储处、质检站负责) 
  18、抓好粮油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建立粮油质量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加大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投入,改进检验检测技术和手段,重点加强市、县粮油质量检测站体系建设。(仓储处、财务处、质检站负责) 
  19、建立健全全社会粮食统计调查体系,配合国家局调研修订《全国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形成权威的综合统计,并探讨统计信息发布制度。(调控处、人事处、仓储处、行管处、行业协会负责) 
  六、加强各级粮食行政机关建设 
  20、按照国务院17号文件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要求,研究调整和完善省局职能、内设机构方案,并积极争取增设内部机构和增加人员编制,以适应粮食流通新形势的需要。(人事处负责) 
  21、指导和协调各市县粮食部门抓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同时,保持机构稳定和加强队伍建设,做好职能调整和增加机构人员工作。(人事处负责) 
 

 
二○○四年七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