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关于授予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和全团调研奖组织奖的决定
中青发[2006]24号2006年04月6日共青团中央

共青团中央关于授予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和全团调研奖组织奖的决定


  
  经全团调研奖评选委员会评审,现决定授予《网络电台的发展状况及对青少年的影响》等10篇调研文章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一等奖,授予《关于和谐社会与当代上海青年的研究》等40篇调研文章二等奖,授予《四川共青团组织人力资源策略分析》等40篇调研文章三等奖;授予共青团重庆市委等15家单位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组织奖。
  
  本次申报评选工作得到各级团组织的大力支持,涌现出一大批有价值、有创新的调研成果,对于做好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青年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基层、深入青年,努力推出更多高水平的调研成果,为促进共青团工作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1、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名单
  
  2、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组织奖名单
  
  附件1:
  
  
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名单

  
  一等奖(10名):
  
  1、网络电台的发展状况及对青少年的影响
  
  (团北京市委)
  
  2、博客:值得关注的新兴网络交流方式
  
  (团上海市委)
  
  3、关于长沙市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湖南教育报刊社团委王博湖南教育电视台团委詹琼)
  
  4、江苏省青年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团江苏省委练月琴沈自力周永中张海燕)
  
  5、武汉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预防研究
  
  (团武汉市委徐晓周运清徐洪兰吴少武白显良)
  
  6、浙江青年文化现象实证研究
  
  (团浙江省委课题组)
  
  7、东莞市“两新”组织团建工作调研报告
  
  (团东莞市委调研组)
  
  8、重庆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对策研究
  
  (团重庆市委少年部)
  
  9、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团天津市委刘道刚田建国许瑞)
  
  10、青岛市青年人才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团青岛市委陈启车景华青岛市社科院金玲青岛市委党校刘桂英)
  
  二等奖(40名):
  
  1、关于和谐社会与当代上海青年的研究
  
  (团上海市委研究室)
  
  2、关于“两免一补”形势下希望工程的调查和思考
  
  (团湖北省委谢群吕星程慧芳)
  
  3、长沙市青年人才状况调查与思考
  
  (团长沙市委)
  
  4、当前陕西省青少年思想状况专题调查报告
  
  (团陕西省委办公室赵莉萍白敏)
  
  5、重庆市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团重庆市委谭家玲何友生张波王宗瑄黄祖英)
  
  6、广东省青少年的实际需求及青少年工作对策
  
  (团广东省委办公室)
  
  7、重庆市社区青少年状况调查报告
  
  (团重庆市委权益部)
  
  8、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状况及对策调研报告
  
  (团北京市委)
  
  9、背景嬗变与机制创新:社会学视角下的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偏差研究
  
  (浙江教育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团委)
  
  10、中央企业共青团组织状况和重点工作调研报告
  
  (中央企业青联秘书处)
  
  11、共青团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团浙江省委赵一德卢旺忠钱永祥陈江)
  
  12、关于北京大学学生人力资源现状的调研报告
  
  (北京大学团委)
  
  13、湖北省青年人才培训的现状调查及思考
  
  (团湖北省委胡勇政陈艳)
  
  14、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开发青年人才资源
  
  (团湖南省委吴奇修)
  
  15、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谱系分析
  
  (团北京市委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16、广东省未成年人犯罪调研报告
  
  (团广东省委社区与权益部)
  
  17、鞍山市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调查报告
  
  (团鞍山市委)
  
  18、关于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思考
  
  (团宁夏区委杨玉经)
  
  19、杭州市青少年家庭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杭州市青少年成长发展环境监测网络课题组)
  
  20、城市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调查研究
  
  (江南大学师范学院课题组)
  
  21、湖北制造业青年高技能人才状况与对策研究
  
  (团湖北省委肖菊华)
  
  22、重庆市专科院校德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团重庆市委学校部刘战郭光亮易炳翀)
  
  23、实施“四级在线”工程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团河北省委办公室姚幸福崔涛刘河)
  
  24、共青团组织开发青年技能型人才工作的基本经验和发展趋势
  
  (团辽宁省委冯多孙志强荣娜韩平)
  
  25、四川团员意识现状调查与研究
  
  (团四川省委邵革军周键王德彰张岷郑涛
  
  黄敏梁志全李莉辛才荣)
  
  26、着眼大格局形成大合力--构建海南群团组织联动工作机制
  
  (团海南省委唐剑光)
  
  27、青年工作区域联动“五同”工作法的研究
  
  (团上海市杨浦区委)
  
  28、2005-2020:中国青年就业三大难题与突围之路
  (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张华)
  
  29、宁波市青年舆情观测分析系统构建研究
  
  (团宁波市委张文杰杨勇杨芳杨益)
  
  30、增强活力全面覆盖有效凝聚--基层团支部活力建设调研报告
  
  (团上海市委组织部赵国强张雳)
  
  31、加强和改进党对群团工作领导的调研报告
  
  (团陕西省委卫华尉俊东白敏)
  
  32、青春创业行动的“四轮马车”模式研究
  
  (团山东省委陈伟)
  
  33、银监会青年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中央金融团工委杨玉柱徐文新易晓李广文
  
  杜伟佟建桥尹金丹李自力向鑫)
  
  34、关于云南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研报告
  
  (团云南省委罗国权汪洋耿磊毕小忠晏连红
  
  李志雷王颢钧陈万萍陈子禾李智佳李文祥)
  
  35、在凝聚中引领青年
  
  (团上海市委马春雷)
  
  36、找准位置狠下功夫积极推动青年创业
  
  (团吉林省委隋忠诚)
  
  37、从重庆青少年触网调查中看网络中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团重庆市委研究室)
  
  38、关于全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调研报告
  
  (团内蒙古区委)
  
  39、当代大学生心理预警和援助系统构建刍议
  
  (广西师范学院中文学院团委李玲)
  
  40、福建青年创业调查报告
  
  (团福建省委吴过铭李朝阳张学军)
  
  三等奖(40名):
  
  1、四川共青团组织人力资源策略分析
  
  (团四川省委吴旭)
  
  2、合理规划青年职业发展全面提升青年工作水平
  
  (上海证监局团委)
  
  3、天津医科大学学生消费状况与对策研究
  
  (天津医科大学敖立功刘莉孙彬林怡)
  
  4、河南省青少年生存样态对比研究
  
  (团河南省委岳杰勇宋晓波高中建杨平)
  
  5、关于德州市农村青年合作组织的调查报告
  
  (团德州市委张婧)
  
  6、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共青团组织改革和发展
  
  (团乐清市委张贤孟)
  
  7、共青团组织推进和谐社会与和谐青年构建的系统研究
  
  (辽宁省青少年研究所江洪)
  
  8、以建设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共青团组织发展
  
  (团苏州市委蔡丽新)
  
  9、上海市市级机关青年公务员群体现状调查报告
  
  (上海市市级机关团工委)
  
  10、城市青年中心建设探索与思考
  
  (团天津市委刘惠冼群侯建国)
  
  11、从冲突走向和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实证研究
  
  (团河南省委赵茂军岳杰勇宋晓波于庆生任学强)
  
  12、青少年心理和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探究
  
  (团吉林省委李晓杰)
  
  13、和谐社会构建中未成年人人格发展问题研究
  
  (黑龙江省青少年研究所吕杰)
  
  14、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障碍:高校教育与管理视角的思考
  
  (安徽师范大学北校区团委刘晓宇)
  
  15、津贴志愿者概念与论证
  
  (团湖北省委汪智汉)
  
  16、共青团干部岗位认同感调查及其培养研究
  
  (团贵州省委办公室刘锐)
  
  17、辽宁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辽宁省青少年研究所陈玲团辽宁省委办公室霍燕)
  
  18、高校团员意识的调查与思考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团委王凡伊志平张坚潘国辉)
  
  19、青年人才开发与湖南回应中部崛起战略研究
  
  (湖南省团校黄象品张飞燕王克修)
  
  20、厦门市青年就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团厦门市委)
  
  21、海南新一轮经济建设进程中群团组织的战略选择
  
  (团海南省委)
  
  22、农村村级文化体育设施配备情况调查报告
  
  (团新疆区委张文全蔡晓荣)
  
  23、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团齐齐哈尔市委)
  
  24、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研究
  
  (团盐城市委祁从峰曹为忠)
  
  25、成长的困惑与希望--党政机关青年成才问题调查与建议
  
  (团贵州省直属机关工委陈麟)
  
  26、中信集团公司青年发展调查报告
  
  (中信集团公司团委)
  
  27、关于甘南州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团甘南州委)
  
  28、关于山西省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团山西省委李云峰暴英杰)
  
  29、南昌市中小学法制教育状况的调研及政策研究
  
  (团江西省委梅亦刘小玲曾明生易外庚)
  
  30、共青团社会动员能力建设与思考
  
  (团新疆区委办公室赵川)
  
  31、关于“星级团员”创建活动对增强团员意识教育作用的调查
  
  (团吉林省委吴宏韬赵心锐)
  
  32、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努力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团四川省委谭红杰)
  
  33、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信教问题研究
  
  (团思茅市委艾上荣)
  
  34、高校特困生心理问题特征及教育对策
  
  (河北师范大学乔庆刚)
  
  35、关于云南青少年毒品犯罪的调查报告
  
  (团云南省委罗国权汪洋王颢钧毕小忠晏连红李志雷
  
  陈万萍耿磊陈子禾李智佳李文祥)
  
  36、河北省民营经济组织中青年工作机构建设的状况与展望
  
  (团河北省委青工部)
  
  37、西北师范大学学生思想、心理状况调研报告
  
  (西北师范大学团委梁兆光张国奎范国彬)
  
  38、关于海东地区少数民族青年外出“拉面”创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团青海省委吕刚桑本)
  
  39、在高校中建立学习型团组织的思考
  
  (山西医科大学团委赵文军)
  
  40、基层团支部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团委吕永珍李宁洲)
  
  附件2:
  
  
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组织奖名单

  
  共青团重庆市委
  
  共青团江苏省委
  
  共青团北京市委
  
  共青团上海市委
  
  共青团湖北省委
  
  共青团湖南省委
  
  共青团广东省委
  
  共青团浙江省委
  
  共青团四川省委
  
  共青团辽宁省委
  
  共青团河南省委
  
  共青团吉林省委
  
  共青团天津市委
  
  共青团甘肃省委
  
  共青团山西省委

共青团中央关于授予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和全团调研奖组织奖的决定


  
  经全团调研奖评选委员会评审,现决定授予《网络电台的发展状况及对青少年的影响》等10篇调研文章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一等奖,授予《关于和谐社会与当代上海青年的研究》等40篇调研文章二等奖,授予《四川共青团组织人力资源策略分析》等40篇调研文章三等奖;授予共青团重庆市委等15家单位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组织奖。
  
  本次申报评选工作得到各级团组织的大力支持,涌现出一大批有价值、有创新的调研成果,对于做好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青年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基层、深入青年,努力推出更多高水平的调研成果,为促进共青团工作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1、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名单
  
  2、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组织奖名单
  
  附件1:
  
  
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名单

  
  一等奖(10名):
  
  1、网络电台的发展状况及对青少年的影响
  
  (团北京市委)
  
  2、博客:值得关注的新兴网络交流方式
  
  (团上海市委)
  
  3、关于长沙市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湖南教育报刊社团委王博湖南教育电视台团委詹琼)
  
  4、江苏省青年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团江苏省委练月琴沈自力周永中张海燕)
  
  5、武汉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预防研究
  
  (团武汉市委徐晓周运清徐洪兰吴少武白显良)
  
  6、浙江青年文化现象实证研究
  
  (团浙江省委课题组)
  
  7、东莞市“两新”组织团建工作调研报告
  
  (团东莞市委调研组)
  
  8、重庆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对策研究
  
  (团重庆市委少年部)
  
  9、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团天津市委刘道刚田建国许瑞)
  
  10、青岛市青年人才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团青岛市委陈启车景华青岛市社科院金玲青岛市委党校刘桂英)
  
  二等奖(40名):
  
  1、关于和谐社会与当代上海青年的研究
  
  (团上海市委研究室)
  
  2、关于“两免一补”形势下希望工程的调查和思考
  
  (团湖北省委谢群吕星程慧芳)
  
  3、长沙市青年人才状况调查与思考
  
  (团长沙市委)
  
  4、当前陕西省青少年思想状况专题调查报告
  
  (团陕西省委办公室赵莉萍白敏)
  
  5、重庆市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团重庆市委谭家玲何友生张波王宗瑄黄祖英)
  
  6、广东省青少年的实际需求及青少年工作对策
  
  (团广东省委办公室)
  
  7、重庆市社区青少年状况调查报告
  
  (团重庆市委权益部)
  
  8、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状况及对策调研报告
  
  (团北京市委)
  
  9、背景嬗变与机制创新:社会学视角下的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偏差研究
  
  (浙江教育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团委)
  
  10、中央企业共青团组织状况和重点工作调研报告
  
  (中央企业青联秘书处)
  
  11、共青团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团浙江省委赵一德卢旺忠钱永祥陈江)
  
  12、关于北京大学学生人力资源现状的调研报告
  
  (北京大学团委)
  
  13、湖北省青年人才培训的现状调查及思考
  
  (团湖北省委胡勇政陈艳)
  
  14、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开发青年人才资源
  
  (团湖南省委吴奇修)
  
  15、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谱系分析
  
  (团北京市委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16、广东省未成年人犯罪调研报告
  
  (团广东省委社区与权益部)
  
  17、鞍山市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调查报告
  
  (团鞍山市委)
  
  18、关于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思考
  
  (团宁夏区委杨玉经)
  
  19、杭州市青少年家庭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杭州市青少年成长发展环境监测网络课题组)
  
  20、城市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调查研究
  
  (江南大学师范学院课题组)
  
  21、湖北制造业青年高技能人才状况与对策研究
  
  (团湖北省委肖菊华)
  
  22、重庆市专科院校德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团重庆市委学校部刘战郭光亮易炳翀)
  
  23、实施“四级在线”工程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团河北省委办公室姚幸福崔涛刘河)
  
  24、共青团组织开发青年技能型人才工作的基本经验和发展趋势
  
  (团辽宁省委冯多孙志强荣娜韩平)
  
  25、四川团员意识现状调查与研究
  
  (团四川省委邵革军周键王德彰张岷郑涛
  
  黄敏梁志全李莉辛才荣)
  
  26、着眼大格局形成大合力--构建海南群团组织联动工作机制
  
  (团海南省委唐剑光)
  
  27、青年工作区域联动“五同”工作法的研究
  
  (团上海市杨浦区委)
  
  28、2005-2020:中国青年就业三大难题与突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