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水务局制定的《绥化市2008年秋季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方案》转发给你们,望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九月二十七日 绥化市2008年秋季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方案 (市水务局2008年9月22日) 为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并取得扎实成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速发展现代水利、打造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这一主线,以保障防洪安全、粮食安全、饮水安全、环境安全为目的,进一步提高防洪除涝、抗旱节灌能力,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各种水问题,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建设重点 (一)突出灌溉效益,大搞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各地要因地制宜,围绕攻关田、试验田、示范田、增产增收田以及高效、高附加值经济作物,针对本地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的实际,发挥资源优势,用好国家项目资金,积极加大地方匹配,大力开展抗旱水源井工程建设、小型地表水拦蓄工程建设,搞好“民办公助”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同时,要搞好原有井维修配套和现有小库塘坝工程的清淤扩容、整修配套、除险加固,有效提高蓄水能力,努力增辟抗旱水源,大搞围水经济。 (二)突出险工弱段整修加固,确保中小河流堤防安全。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推进江河堤防险工弱段工程达标。呼兰河、通肯河要按照三十年一遇标准进行整修加固,其他中小河流要按照十年一遇标准进行整修加固。积极推进中小型水库消险工程,对已下达的水库消险项目,要按时开工建设,确保工程质量。 (三)突出规模推进,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以黑土地综合防治为重点,大力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以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为中心,以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各项综合治理任务。 (四)突出科技含量,加大节水灌溉发展力度。完成国家下达的水旱田节灌示范区工程建设任务。搞好以水田灌区渠道硬质化工程标准化建设、田面平整升级、清淤拓宽等为主要内容的节灌工程建设。搞好旱田区以喷微灌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区建设。 (五)突出建设标准,确保圆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各地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好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严格遵循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坚持建设标准,严格实施,做到资金到位、管网配套、水质达标、方便安全,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一步到位。 三、主要指标 (一)任务指标。全市秋季计划完成土石方1118万立方米,修复水毁工程66处,新增防渗渠道25.9公里,加高加固堤防159公里,疏浚河道6.1公里,清淤渠道454公里,加固水库15座,建设村镇供水工程245处。新建小型塘坝20处,水池42处,灌溉机井1763眼,计划新增蓄水能力590万立方米。 (二)效益指标。全市秋季计划新增旱涝保收面积58.77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1.2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3.73万亩,新增除涝面积28.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7.5万亩,新增饲草料地灌溉面积0.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8.82万亩,其中渠道防渗3.75万亩,喷微灌4.97万亩,管道输水0.1万亩,节水控制灌溉面积20万亩。年新增节水能力2624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8万亩,新增农村供水受益人口15.74万人。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大对基层的服务和督办力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纳入重要日程,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实绩考核指标,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办检查,实行跟踪问效。县(市、区)主要领导要协同相关部门深入基层,落实任务,分解指标,明确标准,规定完成时限。对农民投资出劳等议事难点,要切实加大宣传和动员力度,现场办公,特事特办,注重实际运作效果,提高工作效率。相关涉农部门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认真搞好业务指导和服务工作。 (二)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确保重点工程的规模推进。各地既要全力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及防洪除涝、抗旱节灌等共性工作,又要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选准主攻方向,实施重点突破。松花江沿岸和中小河流治理任务较重的县份要重点抓好堤防达标;水土保持重点县要集中力量抓好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搞好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一期工程建设,发挥典型引带作用;水田重点县份要集中搞好水田灌渠清淤和田面提档升级;西部县份要重点抓好抗旱节灌和涝区综合治理。同时,要认真抓好各类农建典型,通过典型示范,不断提高农建工程的科技含量和规模效益,增强样板辐射效应。 |
| (三)突破难点,增加投入,开辟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各地要消除被动的等、靠、要思想,积极统筹安排,有效增加农田水利建设公益性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同时,要善于创新,务实运作,强化对农民的组织引导,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将一批有市场、有资源、能带动农民增加收入的水利工程项目向商品化、产业化经营转变,从政策引导、效益引导、市场机制引导多方面入手,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效益占有者、工程管理者的根本利益有机地联系起来,有效激发广大农民群众投身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确保工程发挥效益,确保农民受益,社会受益,开辟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四)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加快小型水利工程民营化进程。各地要针对各类工程的运行特点,超前研究落实管理办法,因地制宜地落实建后管理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确保工程发挥效益。要巩固小型水利工程的改革成果,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的改革途径,充分调动全社会投资投劳兴办小型水利工程的积极性,鼓励农民技术协会、村集体、农民个人、城镇职工积极参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使工程经营形式由宜包则包、宜股则股向股份合资、独资转化,实行工程产权一步到位,实行民建、民营、民受益,逐步形成小型水利工程“建、管、用”的长效机制,有力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向纵深发展。 |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水务局制定的《绥化市2008年秋季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方案》转发给你们,望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九月二十七日 绥化市2008年秋季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方案 (市水务局2008年9月22日) 为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并取得扎实成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速发展现代水利、打造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这一主线,以保障防洪安全、粮食安全、饮水安全、环境安全为目的,进一步提高防洪除涝、抗旱节灌能力,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各种水问题,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建设重点 (一)突出灌溉效益,大搞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各地要因地制宜,围绕攻关田、试验田、示范田、增产增收田以及高效、高附加值经济作物,针对本地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的实际,发挥资源优势,用好国家项目资金,积极加大地方匹配,大力开展抗旱水源井工程建设、小型地表水拦蓄工程建设,搞好“民办公助”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同时,要搞好原有井维修配套和现有小库塘坝工程的清淤扩容、整修配套、除险加固,有效提高蓄水能力,努力增辟抗旱水源,大搞围水经济。 (二)突出险工弱段整修加固,确保中小河流堤防安全。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推进江河堤防险工弱段工程达标。呼兰河、通肯河要按照三十年一遇标准进行整修加固,其他中小河流要按照十年一遇标准进行整修加固。积极推进中小型水库消险工程,对已下达的水库消险项目,要按时开工建设,确保工程质量。 (三)突出规模推进,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以黑土地综合防治为重点,大力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以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为中心,以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各项综合治理任务。 (四)突出科技含量,加大节水灌溉发展力度。完成国家下达的水旱田节灌示范区工程建设任务。搞好以水田灌区渠道硬质化工程标准化建设、田面平整升级、清淤拓宽等为主要内容的节灌工程建设。搞好旱田区以喷微灌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区建设。 (五)突出建设标准,确保圆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各地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好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严格遵循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坚持建设标准,严格实施,做到资金到位、管网配套、水质达标、方便安全,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一步到位。 三、主要指标 (一)任务指标。全市秋季计划完成土石方1118万立方米,修复水毁工程66处,新增防渗渠道25.9公里,加高加固堤防159公里,疏浚河道6.1公里,清淤渠道454公里,加固水库15座,建设村镇供水工程245处。新建小型塘坝20处,水池42处,灌溉机井1763眼,计划新增蓄水能力590万立方米。 (二)效益指标。全市秋季计划新增旱涝保收面积58.77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1.2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3.73万亩,新增除涝面积28.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7.5万亩,新增饲草料地灌溉面积0.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8.82万亩,其中渠道防渗3.75万亩,喷微灌4.97万亩,管道输水0.1万亩,节水控制灌溉面积20万亩。年新增节水能力2624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8万亩,新增农村供水受益人口15.74万人。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大对基层的服务和督办力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纳入重要日程,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实绩考核指标,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办检查,实行跟踪问效。县(市、区)主要领导要协同相关部门深入基层,落实任务,分解指标,明确标准,规定完成时限。对农民投资出劳等议事难点,要切实加大宣传和动员力度,现场办公,特事特办,注重实际运作效果,提高工作效率。相关涉农部门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认真搞好业务指导和服务工作。 (二)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确保重点工程的规模推进。各地既要全力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及防洪除涝、抗旱节灌等共性工作,又要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选准主攻方向,实施重点突破。松花江沿岸和中小河流治理任务较重的县份要重点抓好堤防达标;水土保持重点县要集中力量抓好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搞好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一期工程建设,发挥典型引带作用;水田重点县份要集中搞好水田灌渠清淤和田面提档升级;西部县份要重点抓好抗旱节灌和涝区综合治理。同时,要认真抓好各类农建典型,通过典型示范,不断提高农建工程的科技含量和规模效益,增强样板辐射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