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林)、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水产厅(委、办、局),农业科学院,农业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农业部直属有关单位,非农业系统有关科研、教学单位,全国学会、协会,各省农学会: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以下简称中华农业科技奖)是经农业部、科技部批准设立的面向全国农业行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奖,是原农业部科技进步奖的继承和延伸,可作为相关人员评审职称、晋级职务、评选先进等主要参考依据之一。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农科教发﹝2006﹞6号),现将2009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申报、推荐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申报中华农业科技奖的成果请按照《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办法(试行)》和本通知的相关规定执行,并注意以下几点: 1、申报成果应当是立足产业需要,来源于实践,应用于生产,能解决生产实际,尤其是研究当前农业重点和热点问题的科技成果。 2、科学研究类成果原则上应为2003年以后(含2003年)结题项目所产生的成果。 3、科普类成果原则上应为2003年以后(含2003年)正式出版发行的农业科普图书或农业科普电子出版物。 4、所有申报成果(项目)不应存在成果权属、完成单位、完成人等方面的争议。 5、每项成果(项目)只能通过一个推荐单位进行推荐。 二、推荐办法 中华农业科技奖的推荐实行归口管理制度,不受理个人申报和推荐,所有申报成果(项目)必需通过推荐单位进行形式审查、初评和推荐。 (一)推荐单位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水产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负责本辖区、本行业申报成果的统一推荐工作。各省农学会协助配合。 2、农业部直属单位及非农业系统有关科研教学单位,可直接向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推荐申报成果。3、全国学会、协会以及港、澳、台地区的相关组织可向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推荐参评项目。 (二)推荐名额 1、科学研究类成果:每个推荐单位推荐的参评项目原则上不超过5项。项目申报推荐的初始校验码和用户名,随本通知发到有资格推荐的各个单位。 2、科普类成果:每个推荐单位最多推荐1项。 (三)推荐程序 1、申报方式。申报成果推荐书需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网络申报系统个人用户版填写,并在系统提交,并生成Word格式文件进行打印。同时,将相应的证明材料经扫描后以JPG图形格式文件上传至系统。 2、推荐程序。所有申报成果均需经由推荐单位的推荐。推荐单位对其所推荐的申报成果需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网络申报系统省级用户系统提交,并生成Word格式文件进行打印。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网络申报系统使用说明,请登陆中国农学会网站http://www.caass.org.cn,参阅《申报用户使用说明书》。 科普类成果,不需经过上述系统提交,请直接登陆中国农学会网站下载相应的申报推荐书和业绩摘要表,按要求填写盖章后报送。 三、材料要求 (一)推荐函 各推荐单位请将推荐的具体情况、推荐项目数、排序、初评情况等在推荐函中写明。 (二)申报材料 1、中华农业科技奖申报材料 ①纸质材料。《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推荐书》(附件一)和《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项目摘要表》(附件二)需由系统生成并打印。推荐书及其附件材料一式2份,摘要表一式20份。推荐书和附件材料装订成册,摘要表请勿装订。主件和附件材料中图片不超过40个,总页码不超过100页。 ②电子材料。请将《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推荐书》和《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项目摘要表》以dat格式,以及附件材料以JPG格式通过E-mail或存入磁盘随申报材料一并报送。 2、推荐书的填写 《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推荐书》是中华农业科技奖评审的主要依据,申报、推荐中华农业科技奖的成果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突出重点。《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推荐书》和《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项目摘要表》空白表及具体填写要求,请登陆中国农学会网站http://www.caass.org.cn下载。 3、规格及装订要求 《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推荐书》要严格按规定格式打印,大小为A4纸竖装。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57毫米、宽170毫米的规格内排印,左边为装订线,宽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推荐书及其指定附件备齐后应用活页方式装订,便于拆装,大小规格与推荐书一致。《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项目摘要表》不需装订。 |
| 四、推荐截止时间 请各申报推荐单位认真组织实施中华农业科技奖申报项目的推荐工作,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的原则,将真正优秀的项目推荐上来。所有推荐材料和磁盘(或Email)请于2009年8月15日之前报送到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委员会办公室。以寄出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五、联系方式 电话:010-59194708 传真:010-59194490 E-mail :jiangliban@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农业部人力资 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科技评价处 邮编:100125 附件:1.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推荐书 2.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项目摘要表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九日 附件一: 项目编号: 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 推 荐 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推荐单位: 项目主持人: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制 年 月 日 填 一、项 目 基 本 情 况 专业评审组代码报奖类别 项目 名称 中文 英文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行业分类代码 学科分类编码 任务来源及编码 任务名称 编号 推 荐 单 位 单位名称 项目名称可否公布 联 系 人 密 级 联系电话 定 密 日 期 移动电话 保密期限(年) 传真 定密审查机构 推荐日期 推荐单位代码 排列序号 项目起止时间 起始: 年月日 完成: 年月日 二、项 目 简 介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内容、创新程度及应用推广情况: (限800个汉字) 三、详 细 内 容 1.立项背景(相关科学技术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限800个汉字) 2.详细科学技术内容(总体思路、技术方案、实施效果等): (8000字以内,可加页) 3.创新点: (限800个汉字) 4.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 (限800个汉字) 5.保密要点: (限800个汉字) 6. 应用情况及经济效益说明 7. 产生社会影响及效益说明 8. 生态环境效益说明 年 月 日 9.获得专利或知识产权情况: 国(区)别 专利号(或知识产权号) 项 目 名 称 10.本项目获奖情况: 获奖时间 获 奖 名 称 获奖等级 授奖部门 获奖情况只填写本项目的获奖情况,主要完成人所获奖励与本项目无关的请勿填写。 1.本项目获得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常设的科技奖励情况; 2.经科技部批准的其他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励情况; 3.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励情况。 四、主要完成人情况表(一) 第一完成人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政治面貌 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邮编 毕业学校 毕业时间 文化程度 职务/职称 专业特长 外语语种 熟练程度 项目的起止时间 创 造 性 贡 献 本人签字: 年月日 说明:本表由项目第一完成人填写。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二)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日 专业领域 职务职称 在本项目中承担的任务 所在单位 本人签名 序号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日 专业领域 职务职称 在本项目中承担的任务 所在单位 本人签名 说明:填写该表包括项目第一完成人 五、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一) 第一完成 单位名称 所 在 地 单位类别 单位性质 传真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电子信箱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贡献: 完成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说明:本表第一完成单位填写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二) 序号 单 位 名 称(盖章) 通 信 地 址 邮 编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说明:填写该表包括第一完成单位(所有完成单位均需盖章) |
| 六、审核、推荐意见 申报单位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推荐单位推荐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评审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七、附件目录 (一)科学研究成果需提供 1.省部级认定的查新机构出具的查新检索报告; 2.省级行业管理部门出具的成果应用证明及效益证明; 3.特殊成果的相关证明(见奖励办法第十七条); 4.获奖证书复印件(应与本表第三条第10项所填内容一致); 5.有助于科学研究成果评审的其他证明材料。 (二)科普类成果需提供 1.科普图书及电子出版物最新样本; 2.出版社出具的发行量及再版次数证明; 3.国内外重要出版物公开引用或评价证明; 4.如被译为其他语种,请提供被译作品样本; 5.有助于科普作品评审的其他证明材料(如成果鉴定证书、结题报告、验收报告等)。 附件二: 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项目摘要表 项目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 第一完成人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项目研究起止时间 项 目 简 介 (研究背景、发明点、创新点、主要贡献、应用情况、社会及经济效益等) (2000字以内) |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林)、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水产厅(委、办、局),农业科学院,农业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农业部直属有关单位,非农业系统有关科研、教学单位,全国学会、协会,各省农学会: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以下简称中华农业科技奖)是经农业部、科技部批准设立的面向全国农业行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奖,是原农业部科技进步奖的继承和延伸,可作为相关人员评审职称、晋级职务、评选先进等主要参考依据之一。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农科教发﹝2006﹞6号),现将2009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申报、推荐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申报中华农业科技奖的成果请按照《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办法(试行)》和本通知的相关规定执行,并注意以下几点: 1、申报成果应当是立足产业需要,来源于实践,应用于生产,能解决生产实际,尤其是研究当前农业重点和热点问题的科技成果。 2、科学研究类成果原则上应为2003年以后(含2003年)结题项目所产生的成果。 3、科普类成果原则上应为2003年以后(含2003年)正式出版发行的农业科普图书或农业科普电子出版物。 4、所有申报成果(项目)不应存在成果权属、完成单位、完成人等方面的争议。 5、每项成果(项目)只能通过一个推荐单位进行推荐。 二、推荐办法 中华农业科技奖的推荐实行归口管理制度,不受理个人申报和推荐,所有申报成果(项目)必需通过推荐单位进行形式审查、初评和推荐。 (一)推荐单位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水产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负责本辖区、本行业申报成果的统一推荐工作。各省农学会协助配合。 2、农业部直属单位及非农业系统有关科研教学单位,可直接向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推荐申报成果。3、全国学会、协会以及港、澳、台地区的相关组织可向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推荐参评项目。 (二)推荐名额 1、科学研究类成果:每个推荐单位推荐的参评项目原则上不超过5项。项目申报推荐的初始校验码和用户名,随本通知发到有资格推荐的各个单位。 2、科普类成果:每个推荐单位最多推荐1项。 (三)推荐程序 1、申报方式。申报成果推荐书需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网络申报系统个人用户版填写,并在系统提交,并生成Word格式文件进行打印。同时,将相应的证明材料经扫描后以JPG图形格式文件上传至系统。 2、推荐程序。所有申报成果均需经由推荐单位的推荐。推荐单位对其所推荐的申报成果需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网络申报系统省级用户系统提交,并生成Word格式文件进行打印。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网络申报系统使用说明,请登陆中国农学会网站http://www.caass.org.cn,参阅《申报用户使用说明书》。 科普类成果,不需经过上述系统提交,请直接登陆中国农学会网站下载相应的申报推荐书和业绩摘要表,按要求填写盖章后报送。 三、材料要求 (一)推荐函 各推荐单位请将推荐的具体情况、推荐项目数、排序、初评情况等在推荐函中写明。 (二)申报材料 1、中华农业科技奖申报材料 ①纸质材料。《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推荐书》(附件一)和《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项目摘要表》(附件二)需由系统生成并打印。推荐书及其附件材料一式2份,摘要表一式20份。推荐书和附件材料装订成册,摘要表请勿装订。主件和附件材料中图片不超过40个,总页码不超过100页。 ②电子材料。请将《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推荐书》和《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项目摘要表》以dat格式,以及附件材料以JPG格式通过E-mail或存入磁盘随申报材料一并报送。 2、推荐书的填写 《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推荐书》是中华农业科技奖评审的主要依据,申报、推荐中华农业科技奖的成果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突出重点。《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推荐书》和《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项目摘要表》空白表及具体填写要求,请登陆中国农学会网站http://www.caass.org.cn下载。 3、规格及装订要求 《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推荐书》要严格按规定格式打印,大小为A4纸竖装。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57毫米、宽170毫米的规格内排印,左边为装订线,宽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推荐书及其指定附件备齐后应用活页方式装订,便于拆装,大小规格与推荐书一致。《200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项目摘要表》不需装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