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测产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
农办农[2009]77号2009年07月1日农业部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测产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林、农经)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按照《2009年全国粮棉油高产创建工作方案》(农农发[2008]146号)的要求,我部制定了《全国棉花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省(区、市)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测产验收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完成今年棉花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测产验收工作,并将测产验收结果按程序报我部种植业管理司。
  
  联系人: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作处龙熹,电话:010-59192811,传真:010-59192856,电子信箱:zzyjzc@agri.gov.cn。
  
  附件:全国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测产验收办法(试行)
  
  
二〇〇九年七月

  
  附件:
  
  
全国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测产验收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棉花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测产程序、测产方法和信息发布工作,推动高产创建活动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国棉花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测产验收工作。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第三条 按照科学、规范、公开、公正、公平的要求,突出标准化和可操作性,遵循县级自测、省级复测、部级抽测的程序,统一标准,逐级把关,阳光操作,确保棉花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测产验收顺利开展。
  
  第四条 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测产验收遵循以下原则:
  
  (一)省级负责。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测产验收工作,在县级自测基础上,省级复测并对测产结果负责。
  
  (二)科学选点。选择万亩示范片内有代表性的地块和样点进行测产,确保选点科学有效。
  
  (三)理论与实收相结合。以理论测产为主,实收测产做印证,统一标准,规范运作。
  
  第三章 测产程序
  
  第五条 高产创建示范片所在县根据本省方案要求进行自测,将测产验收结果及时上报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报送万亩示范片基本情况,包括:(1)示范片所在乡(镇)、村、组、农户及村组分布简图;(2)高产创建示范片技术实施方案;(3)高产创建示范片工作总结。
  
  第六条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县级自测结果进行复测,并保存测产资料备验。要求长江流域棉区9月30日前、黄河流域棉区9月20日前、西北内陆棉区9月15日前完成复测。复测结束后10天内,将复测结果报送农业部,同时推荐1~3个示范片申请部级抽测验收。
  
  第七条 农业部组织专家对各省(区、市)推荐的示范片进行抽测,并委托有关检测机构对其纤维品质进行检测。
  
  第八条 农业部组织专家对各省(区、市)高产创建示范片测产验收结果进行最终评估认定,并统一对外发布。
  
  第四章 专家组成和测产步骤
  
  第十条 分级成立测产验收专家组。
  
  (一)测产验收专家组由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棉花科研、教学、推广的专家组成。测产验收实行回避制。
  
  (二)专家组设正副组长各一名,实行组长负责制。
  
  (三)专家组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独立开展测产验收工作。
  
  第十一条 测产步骤
  
  (一)首先听取高产创建示范片县农业部门汇报高产创建、测产组织、自测结果等方面情况,并查阅有关档案;
  
  (二)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取样方法、工作程序和人员分工;
  
  (三)进行实地测产验收,计算结果。
  
  (四)汇总测产结果,进行评估认定,提交测产验收报告。
  
  第五章 测产方法
  
  第十二条 取样步骤和方法
  
  (一)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每个万亩示范片随机抽取10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随机抽取2个组,每个组随机抽取1户的棉田作为样本田。每个样本田抽取3~5个样点,样本田面积大于10亩(含10亩)取5个样点,小于10亩取3个样点。
  
  (二)西北内陆棉区每个万亩示范片随机抽取2-5个行政村(连),每个行政村(连)随机抽取3-5个组(队),每个组随机抽取1户棉田作为样本田。每个样本田抽取3~5个样点,样本田面积大于100亩(含100亩)取5个样点,小于100亩取3个样点。
  
  (三)3点取样为对角线法,5点取样为梅花形法。
  
  第十三条 调查测定方法
  
  (一)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
  
  1、行距测定:每个样点中取11行测量行距,计算平均行距,记录表1。
  
  2、株距测定:每个样点中随机选取1行的21株测量株距,计算平均株距,记录表1。
  
  3、铃数调查:每个样点随机选3行,每行连续10株共计30株,分别调查成铃、幼铃、絮铃,计算成铃数,记录表1。
  
  4、棉铃分类标准:直径大于2厘米的铃为成铃,直径小于2厘米的铃为幼铃,铃壳开裂3毫米以上的铃为絮铃,烂铃不计。
  (二)西北内陆棉区
  
  1、宽度确定:取一个播幅(膜幅)作为样点宽度,样点形状采用长方形为宜。
  
  2、行距测定:测定4~6个播幅(膜幅)棉花的宽度和行数,计算行距,行距=总宽度/总行数。
  
  3、行长确定:根据公式行长=6.67 ㎡/行距,确定测产样点行长,记录表1。
  
  4、株数和铃数调查:调查计数0.01亩(6.67 ㎡)样点内所有棉花株数和铃数,记录表1。
  
  5、棉铃分类标准。直径大于2厘米的铃为成铃,直径小于2厘米的铃为幼铃,铃壳开裂3毫米以上的铃为絮铃,烂铃不计。
  
  第十四条 产量计算方法
  
  (一)单铃重(克):每个样点随机收取吐絮铃100个,晾晒干后称重量,计算平均单铃重。单铃重(克/铃)=100个絮铃籽棉干重(克)/100。记录表1。
  
  (二)衣分(%):计量铃重的100个絮铃试轧后,计算平均衣分(以皮锟轧花机为准,锯齿轧花机衣分加2个百分点)。衣分(%)=100个絮铃皮棉重(克)/100个絮铃籽棉干重(克)×100。记录表1。
  
  (三)产量计算:
  
  1、西北内陆棉区收获密度(株/亩)=样点实测株数×100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收获密度(株/亩)=667㎡/(平均行距(米)×平均株距(米)),其中,平均行距(米/行)=11行距离(米)/10,平均株距(米/株)=21株距离(米)/20
  
  2、平均单株成铃数(个/株)=成铃数/株数,总成铃数=成铃数+絮铃数+1/3幼铃数
  
  3、籽棉亩产量(公斤/亩)=收获密度(株/亩)×平均单株成铃数(个/株)×单铃重(克/铃)/1000×校正系数(90%)
  
  4、皮棉亩产量(公斤/亩)=籽棉产量(公斤/亩)×衣分(%)
  
  测产结果记录表1。
  
  第十五条 各样点内连续选取10株有代表性棉花,测定株高、果枝数、果节数、果枝始节等性状。各样点从测试衣分皮棉中,留取50克棉样,注明测试样点编号后,供纤维品质检测用。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六条 计划测产验收地块不能过早拾花,保证测产验收时测数、取样。
  
  第十七条 测产验收后,被测产地块做好单独实收计量工作,并形成实收产量报告。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表1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测产基本信息表
  
  样本田地址
  
  
  
  样本田编号
  
  
  
  
  
  户主姓名
  
  
  
  样本田面积(亩)
  
  
  
  播种(移栽)时间
  
  
  
  测产时间
  
  
  
  
  
  样点
  
  编号
  
  品种名称
  
  平均
  
  行距
  
  (厘米)
  
  平均
  
  株距
  
  (厘米)
  
  收获
  
  密度
  
  (株/亩)
  
  成铃数(个)
  
  成铃调查株数(株)
  
  平均单株成铃数(个/株)
  
  平均单
  
  铃重
  
  (克/个)
  
  衣分率(%)
  
  籽棉
  
  单产
  
  (公斤/亩)
  
  皮棉
  
  单产
  
  (公斤/亩)
  
  
  
  小计
  
  成铃
  
  幼铃
  
  絮铃
  
  
  
  
  
  
  
  
  
  
  
  
  
  
  
  
  
  
  
  
  
  
  
  
  
  
  
  
  
  
  
  
  
  
  
  
  
  
  
  
  
  
  
  
  
  
  
  
  
  
  
  
  
  
  
  
  
  
  
  
  
  
  
  
  
  
  
  
  
  
  
  
  
  
  
  
  
  
  
  
  
  
  
  
  
  
  
  
  
  
  
  
  
  
  
  
  
  
  
  
  
  
  
  
  
  
  
  
  
  
  
  
  
  
  
  
  
  
  
  
  
  
  
  
  
  
  
  
  
  
  
  
  
  
  
  
  
  
  
  
  
  
  
  
  
  
  
  
  
  
  
  
  
  
  
  
  
  
  
  
  
  
  
  合计
  
  
  
  
  
  
  
  
  
  
  
  
  
  
  
  
  
  
  
  
  
  
  
  
  
  
  
  
  
  
  
  平均
  
  
  
  
  
  
  
  
  
  
  
  
  
  
  
  
  
  
  
  
  
  
  
  
  
  
  
  
  
  填表人: 测产专家组组长: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测产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林、农经)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按照《2009年全国粮棉油高产创建工作方案》(农农发[2008]146号)的要求,我部制定了《全国棉花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省(区、市)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测产验收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完成今年棉花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测产验收工作,并将测产验收结果按程序报我部种植业管理司。
  
  联系人: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作处龙熹,电话:010-59192811,传真:010-59192856,电子信箱:zzyjzc@agri.gov.cn。
  
  附件:全国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测产验收办法(试行)
  
  
二〇〇九年七月

  
  附件:
  
  
全国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测产验收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棉花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测产程序、测产方法和信息发布工作,推动高产创建活动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国棉花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测产验收工作。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第三条 按照科学、规范、公开、公正、公平的要求,突出标准化和可操作性,遵循县级自测、省级复测、部级抽测的程序,统一标准,逐级把关,阳光操作,确保棉花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测产验收顺利开展。
  
  第四条 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测产验收遵循以下原则:
  
  (一)省级负责。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测产验收工作,在县级自测基础上,省级复测并对测产结果负责。
  
  (二)科学选点。选择万亩示范片内有代表性的地块和样点进行测产,确保选点科学有效。
  
  (三)理论与实收相结合。以理论测产为主,实收测产做印证,统一标准,规范运作。
  
  第三章 测产程序
  
  第五条 高产创建示范片所在县根据本省方案要求进行自测,将测产验收结果及时上报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报送万亩示范片基本情况,包括:(1)示范片所在乡(镇)、村、组、农户及村组分布简图;(2)高产创建示范片技术实施方案;(3)高产创建示范片工作总结。
  
  第六条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县级自测结果进行复测,并保存测产资料备验。要求长江流域棉区9月30日前、黄河流域棉区9月20日前、西北内陆棉区9月15日前完成复测。复测结束后10天内,将复测结果报送农业部,同时推荐1~3个示范片申请部级抽测验收。
  
  第七条 农业部组织专家对各省(区、市)推荐的示范片进行抽测,并委托有关检测机构对其纤维品质进行检测。
  
  第八条 农业部组织专家对各省(区、市)高产创建示范片测产验收结果进行最终评估认定,并统一对外发布。
  
  第四章 专家组成和测产步骤
  
  第十条 分级成立测产验收专家组。
  
  (一)测产验收专家组由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棉花科研、教学、推广的专家组成。测产验收实行回避制。
  
  (二)专家组设正副组长各一名,实行组长负责制。
  
  (三)专家组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独立开展测产验收工作。
  
  第十一条 测产步骤
  
  (一)首先听取高产创建示范片县农业部门汇报高产创建、测产组织、自测结果等方面情况,并查阅有关档案;
  
  (二)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取样方法、工作程序和人员分工;
  
  (三)进行实地测产验收,计算结果。
  
  (四)汇总测产结果,进行评估认定,提交测产验收报告。
  
  第五章 测产方法
  
  第十二条 取样步骤和方法
  
  (一)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每个万亩示范片随机抽取10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随机抽取2个组,每个组随机抽取1户的棉田作为样本田。每个样本田抽取3~5个样点,样本田面积大于10亩(含10亩)取5个样点,小于10亩取3个样点。
  
  (二)西北内陆棉区每个万亩示范片随机抽取2-5个行政村(连),每个行政村(连)随机抽取3-5个组(队),每个组随机抽取1户棉田作为样本田。每个样本田抽取3~5个样点,样本田面积大于100亩(含100亩)取5个样点,小于100亩取3个样点。
  
  (三)3点取样为对角线法,5点取样为梅花形法。
  
  第十三条 调查测定方法
  
  (一)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
  
  1、行距测定:每个样点中取11行测量行距,计算平均行距,记录表1。
  
  2、株距测定:每个样点中随机选取1行的21株测量株距,计算平均株距,记录表1。
  
  3、铃数调查:每个样点随机选3行,每行连续10株共计30株,分别调查成铃、幼铃、絮铃,计算成铃数,记录表1。
  
  4、棉铃分类标准:直径大于2厘米的铃为成铃,直径小于2厘米的铃为幼铃,铃壳开裂3毫米以上的铃为絮铃,烂铃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