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内各高等教育单位: 为做好我省2006届高校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工作,根据教育部近期对图像采集工作提出的“统筹协调、精心实施、提高质量、规范管理”的要求,现将全省2006届高校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2006届高校毕(结)业生(含2007届春季毕业生及医药类等专业毕业生)电子图像信息采集工作从2005年10月11日开始,至2006年1月31日前基本完成拍摄任务。补拍工作安排在2006年3月1日至4月30日进行。 二、各高等教育单位要对此项工作予以充分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工作,配合新华通讯社四川分社按照统一要求和技术标准组织本校毕(结)业生的图像信息采集工作。 三、新华通讯社四川分社要严格按照统一要求和统一标准进行图像信息采集,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四、为避免拍摄过程中有关学生信息的错误,确保返回的图像信息能准确链接,各高等教育单位要提供准确的毕业年级学生数据信息,供拍摄使用(2006届高校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数据要求见附一)。 五、分散在省外的高等教育单位的毕业年级的学生,可在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拍摄;省内的可在当地拍摄。 六、2006届高等学校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收费标准仍按教育部、新华社两办文件[2002]5号执行。 七、2006届高等学校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工作程序见附二。 附:一、四川省2006届高校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数据统计表(略) 二、四川省2006届高校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工作程序 四川省教育厅 新华通讯社四川分社 二00五年九月十四日 附件二: 四川省2006届高校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工作程序 一、数据汇总 由各高等教育单位于9月24日之前,分别按普通、成人、研究生三类划分的毕业生数据,以及学校名称(包括所属分校及教学站点的全称)、详细通讯地址、联系人以及联系人24小时通畅的通讯方式等信息资料以打印表格形式加盖公章后一次性交至或传真到(请勿邮寄)新华通讯社四川新闻信息中心,也可以电子邮件(E-mail)形式报送(见附件一:四川省2006届高校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数据统计表)。 该信息数据资料作为整个拍摄工作的基础依据,所以请务必按时、完整、详尽、准确、一次性报送。 二、拍摄时间表、机读卡等的发放 各高等教育单位联系人在新华社四川新闻信息中心统一领取各校拍摄时间表、机读卡、综合信息采集袋及姓名区位码表等,并负责及时分发给各院校及所属教学站点,提前认真做好安排部署工作,组织学生在拍摄前务必认真、详尽填涂机读卡上所有内容,核对无误并妥善保存。进校拍摄时,由学生持卡进入现场拍摄。 综合信息采集袋由学校联系人填写,并加盖公章,学校拍摄工作结束时,交拍摄工作人员。拍摄时间表的发放时间:成都地区(包括郊县)学校:10月12日。外地市州学校:10月21日。 三、拍摄前的准备 1、拍摄场所的准备及要求 学校应准备好一个15㎡--50㎡拍摄房间,拍摄房间外应有供学生排队及休息待拍场所(为防止学生拥挤带来安全隐患,请各校尽量把拍摄点设在一楼)。拍摄房间须有分别独立的进出通道,220V电源插口,窗户用黑纸或黑布遮盖并备齐1张登记桌、2张椅子及1张无靠背凳子。 2、毕业生数据库的准备 各高等教育单位要提前将该校毕业生数据库(内容必须包括:学校代码、学校名称、学生姓名、性别、学号、系所名称、专业名称、学生类别、学历层次、身份证号码等相关资料)以电子文本形式(EXCEL、DBF格式均可)拷入软盘准备好,在拍摄人员进校时,交拍摄人员带回,以便后期链接上网及照片核对。 四、拍摄时间 根据全国统一部署安排,总体拍摄工作从2005年10月11日开始,至寒假前基本结束。每日在校实拍工作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3:00-17:00。 散拍补拍安排:对因特殊原因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参加本校拍摄期间拍照的毕业生,统一在2006年3-4月的工作日期间在新华通讯社四川分社第二办公区(陕西街34号)参加补拍。 五、拍摄现场的组织 各高等教育培养单位联系人根据所确定进校拍摄时间,提前按每天600人的拍摄量通知待拍学生。为最大限度降低差错率,应严格按照普通、成人、研究生分类,避免交叉拍摄所引起的照片返还及链接上网的混乱现象。安排好以系、专业(或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到达拍摄现场,排队待拍。拍摄房间的出入口等环节分别确定专人维护现场秩序。学校联系人应始终在现场负责整体组织和协调。 |
| 每名学生持机读卡进入拍摄房间。拍摄房间一次同时只能有两名学生由入口进入房间,由出口退出房间。 学校可在拍摄房间门口位置设专人按照学生的花名册登记到拍的学生,在当日拍摄工作结束后,与拍摄人员进行核对,并作为学校留底资料。 六、付款方式 收费标准仍按照教育部、新华社两办文件《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02]5号)规定执行。学校联系人应提前做好收费工作,并汇至新华社四川新闻信息中心账户或在该校拍摄工作结束当日统一交给拍摄工作人员,拍摄人员出具全国统一图像信息采集专用收据。 七、照片返还 各学校拍摄工作结束后,由新华社中国图片社将学生照片及勘误表返还学校,由各校进行校对、勘误工作,在2006年5月底前陆续向学校返回学生照片及光盘。 八、其它 我省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多,图像采集任务重,时间紧,为提高工作质量及链接上网率,同时为学校减轻后期返还照片的分检难度,防止出现差错,请各高等教育培养单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以专业(或班)为单位统一反复核查机读卡填涂内容无误,并务必以普通、成人、研究生分类,按单位分时段进行拍摄。联系人应始终在场做好协调工作,维护好现场秩序,防止出现现场混乱,影响拍摄工作。同时,拍摄单位也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质量,本着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共同把今年的拍摄工作完成好。 联系方式: 地址:成都市陕西街34号(新华社四川分社第二办公区) 邮编:610041 联系电话:8612270686149424861208008615609286129500 传真:8612080086156092 86129500 联系人:王运华马华饶朵沙勇雷东 开户账号:新华通讯社四川新闻信息中心 帐号:4402926019100011613 开户行:工行成都市西南食品城分理处 |
|
省内各高等教育单位: 为做好我省2006届高校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工作,根据教育部近期对图像采集工作提出的“统筹协调、精心实施、提高质量、规范管理”的要求,现将全省2006届高校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2006届高校毕(结)业生(含2007届春季毕业生及医药类等专业毕业生)电子图像信息采集工作从2005年10月11日开始,至2006年1月31日前基本完成拍摄任务。补拍工作安排在2006年3月1日至4月30日进行。 二、各高等教育单位要对此项工作予以充分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工作,配合新华通讯社四川分社按照统一要求和技术标准组织本校毕(结)业生的图像信息采集工作。 三、新华通讯社四川分社要严格按照统一要求和统一标准进行图像信息采集,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四、为避免拍摄过程中有关学生信息的错误,确保返回的图像信息能准确链接,各高等教育单位要提供准确的毕业年级学生数据信息,供拍摄使用(2006届高校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数据要求见附一)。 五、分散在省外的高等教育单位的毕业年级的学生,可在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拍摄;省内的可在当地拍摄。 六、2006届高等学校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收费标准仍按教育部、新华社两办文件[2002]5号执行。 七、2006届高等学校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工作程序见附二。 附:一、四川省2006届高校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数据统计表(略) 二、四川省2006届高校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工作程序 四川省教育厅 新华通讯社四川分社 二00五年九月十四日 附件二: 四川省2006届高校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工作程序 一、数据汇总 由各高等教育单位于9月24日之前,分别按普通、成人、研究生三类划分的毕业生数据,以及学校名称(包括所属分校及教学站点的全称)、详细通讯地址、联系人以及联系人24小时通畅的通讯方式等信息资料以打印表格形式加盖公章后一次性交至或传真到(请勿邮寄)新华通讯社四川新闻信息中心,也可以电子邮件(E-mail)形式报送(见附件一:四川省2006届高校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数据统计表)。 该信息数据资料作为整个拍摄工作的基础依据,所以请务必按时、完整、详尽、准确、一次性报送。 二、拍摄时间表、机读卡等的发放 各高等教育单位联系人在新华社四川新闻信息中心统一领取各校拍摄时间表、机读卡、综合信息采集袋及姓名区位码表等,并负责及时分发给各院校及所属教学站点,提前认真做好安排部署工作,组织学生在拍摄前务必认真、详尽填涂机读卡上所有内容,核对无误并妥善保存。进校拍摄时,由学生持卡进入现场拍摄。 综合信息采集袋由学校联系人填写,并加盖公章,学校拍摄工作结束时,交拍摄工作人员。拍摄时间表的发放时间:成都地区(包括郊县)学校:10月12日。外地市州学校:10月21日。 三、拍摄前的准备 1、拍摄场所的准备及要求 学校应准备好一个15㎡--50㎡拍摄房间,拍摄房间外应有供学生排队及休息待拍场所(为防止学生拥挤带来安全隐患,请各校尽量把拍摄点设在一楼)。拍摄房间须有分别独立的进出通道,220V电源插口,窗户用黑纸或黑布遮盖并备齐1张登记桌、2张椅子及1张无靠背凳子。 2、毕业生数据库的准备 各高等教育单位要提前将该校毕业生数据库(内容必须包括:学校代码、学校名称、学生姓名、性别、学号、系所名称、专业名称、学生类别、学历层次、身份证号码等相关资料)以电子文本形式(EXCEL、DBF格式均可)拷入软盘准备好,在拍摄人员进校时,交拍摄人员带回,以便后期链接上网及照片核对。 四、拍摄时间 根据全国统一部署安排,总体拍摄工作从2005年10月11日开始,至寒假前基本结束。每日在校实拍工作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3:00-17:00。 散拍补拍安排:对因特殊原因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参加本校拍摄期间拍照的毕业生,统一在2006年3-4月的工作日期间在新华通讯社四川分社第二办公区(陕西街34号)参加补拍。 五、拍摄现场的组织 各高等教育培养单位联系人根据所确定进校拍摄时间,提前按每天600人的拍摄量通知待拍学生。为最大限度降低差错率,应严格按照普通、成人、研究生分类,避免交叉拍摄所引起的照片返还及链接上网的混乱现象。安排好以系、专业(或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到达拍摄现场,排队待拍。拍摄房间的出入口等环节分别确定专人维护现场秩序。学校联系人应始终在现场负责整体组织和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