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市农机局: 今年在全省各级农机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呈现了跨越式发展。实现新增高性能插秧机6300多台,完成机插面积254.7万亩。目前机插水稻已进入中后期管理的重要阶段,搞好肥水运筹及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夺取机插稻高产的关键。现将机插水稻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印发给你们(见附件),希望各地迅速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深入田头,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抓好机插水稻中后期管理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以确保机插水稻丰产丰收。 附件: 机插水稻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 今年我省机插水稻生产水平明显好于往年。目前机插水稻大多已进入分蘖盛期,即将或开始进入搁田期。机插水稻虽分蘖启动较慢,但进入分蘖盛期后,分蘖发生极快,容易造成高峰苗过多,导致成穗率偏低、穗形不整齐,影响产量提高。搞好机插水稻的中后期管理,是充分发挥机插稻优势,克服其弱势,夺取高产稳产的关键。现就机插水稻大田中后期管理提出如下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落实中后期管理措施 目前江苏机插稻所应用的主要品种有迟熟中粳扬粳9538、淮稻7号;中熟中粳徐稻3号、盐稻8号和早熟晚粳武粳15。这些品种在熟期、株型、穗粒结构、抗倒性和抗病(虫)性方面都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中后期管理的技术指标亦相应有所不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今年机插秧的栽插期拉长,地区之间、田块之间的苗情差异很大,在落实机插水稻中后期管理措施时,必须坚持因地、因苗制宜的原则,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确保合理群体的建立,为夺取高产打下基础。 二、坚持适时适度搁田,构建合理的高产群体 搁田的时机应坚持“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即: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够苗)开始搁田,另一方面无论够苗与否,茎秆基部第一节间开始伸长稍前就应开始搁田。大面积生产中以亩产600-650公斤为指标,机插稻的够苗数应比手插稻多出2万/亩,如机插徐稻3号、盐稻8号和武粳15的总茎蘖数达21~23万/亩够苗,扬粳9538总茎蘖数23~24万/亩够苗,淮稻7号24~25万/亩够苗。徐稻3号和盐稻8号的拔节始期在7月25日左右,扬粳9538和淮稻7号在7月底至8月初,武粳15在8月5日左右进入拔节始期。 搁田的程度应坚持“轻而多次”,每次搁田至田边局部起细裂缝即灌薄水层,继而再搁田,如此往复,搁到土壤沉实不陷脚为止,做到“清水硬板”,一般需搁3次。扬粳9538,植株较高(株高105cm),抗倒力较弱,尤应注意搁田防倒,可较其它品种多搁田1次。所有品种至倒2叶开始抽出后,即不可再搁田,以免影响稻穗的正常生长。 搁田后的水分管理与人工手栽稻类似,要坚持浅水灌溉,干干湿湿,以湿为主,达到清水硬板的要求,以达到提高结实率、千粒重,提高产量的目的。 三、坚持科学施用穗肥,夯实机插稻高产基础 穗肥一般分促花肥和保花肥两次施用。促花肥在出穗前的35天~31天施用,此时的叶龄余数为3.5~3.0;保花肥在出穗前20~18天施用,叶龄余数为1.5~1.2,此时已可方便地剥查出幼穗,幼穗长度约为3mm,倒2叶叶片已抽出一半或稍多一些。穗肥的施用期一定要准,否则影响“促花”、“保花”的效果,对大穗形成不利。 穗肥的用量,因品种而异。武粳15株型紧凑、穗大、耐肥抗倒,穗肥总量一般为每亩尿素30~35斤,促花肥和保花并重;扬粳9538,植株较高,抗倒性较弱,一般不施促花肥,以利壮秆防倒,其保花肥的用量可酌增,每亩尿素15~20斤。徐稻3号、盐稻8号和淮稻7号,穗肥的总量一般为每亩尿素25~30斤(淮稻7号可偏多一些),“促”、“保”兼顾或保花肥偏重一些。大面积生产中,穗肥以仅施用氮肥(尿素)即可,在确认穗肥中增加磷、钾肥有明显增产效果的地区,穗肥中亦可适量增加速效磷、钾肥。 穗肥的用量还应根据苗情而定。最高茎蘖数达到或超过预期穗数150%、叶色不落黄的田块,促花肥应少施或不施;倒2叶抽出时叶色深、甚至有不同程度披叶的田块,保花肥可不施。 对于粒肥,因机插粳稻后期纵卷叶螟危害较重,且有些品种感穗颈稻瘟,在普遍施用保花肥的基础上,原则上可不施用,以利减轻病虫危害。 四、坚持以防为主,切实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本省暴发性大流行,今春传毒寄主灰飞虱虫量大,带毒率高(>30%),但由于各地大力推广抗(耐)病品种,且防治及时,药剂对路、防治的次数多,目前就全省而言水稻大田发病不十分严重,机插稻尤轻。值得警惕的是个别机插田块,由于邻近稻田和田边隙地内的灰飞虱迁移扩散,田内已有一定虫量(成虫和若虫),如百穴虫量超过50头就应及时喷药防治。 |
| 据省病虫测报部门报道7月10日左右有较大量的纵卷叶螟迁入本省,白背飞虱也开始陆续迁入,所有机插稻田应根据当地病虫测报情况,在7月下旬以防治纵卷叶螟为主兼治白背飞虱和灰飞虱。首选防治农药为每亩5%锐劲特40ml或40%乐士本100ml,配合10%吡虫灵40g或20%阿克泰4g。三唑灵、星科和康福多等实践证明有良好防效的农药也可根据相关防治说明使用。 机插水稻行距大有利通风透光,但穴距小,穴间和穴内郁蔽程度大,对纹枯病的防治不能掉以轻心。分蘖末期是机插稻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期,一般穴发病率达15%就应用2%井岗霉素500ml/亩兑水喷雾防治,病穴率不达15%,可挑治“病塘”,此后拔节孕穗期间一般还应防治2次。 目前生产中主推的水稻品种对稻瘟病抗性不强,有些品种如徐稻3号、南粳41号等易感穗颈瘟;且机插稻播期迟,出穗期天气较冷凉,更易感稻瘟病,故在始穗期(破口期),应喷施三环唑(75%可湿性粉剂30g/亩)或富士1号(40%可湿性粉剂100g/亩)防治,感病品种或雨雾日多的情况下,3~5日后需再防治1次。 希望各地结合当地机插水稻具体生长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肥水运筹,并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确保机插水稻丰产丰收。 |
|
各市农机局: 今年在全省各级农机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呈现了跨越式发展。实现新增高性能插秧机6300多台,完成机插面积254.7万亩。目前机插水稻已进入中后期管理的重要阶段,搞好肥水运筹及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夺取机插稻高产的关键。现将机插水稻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印发给你们(见附件),希望各地迅速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深入田头,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抓好机插水稻中后期管理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以确保机插水稻丰产丰收。 附件: 机插水稻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 今年我省机插水稻生产水平明显好于往年。目前机插水稻大多已进入分蘖盛期,即将或开始进入搁田期。机插水稻虽分蘖启动较慢,但进入分蘖盛期后,分蘖发生极快,容易造成高峰苗过多,导致成穗率偏低、穗形不整齐,影响产量提高。搞好机插水稻的中后期管理,是充分发挥机插稻优势,克服其弱势,夺取高产稳产的关键。现就机插水稻大田中后期管理提出如下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落实中后期管理措施 目前江苏机插稻所应用的主要品种有迟熟中粳扬粳9538、淮稻7号;中熟中粳徐稻3号、盐稻8号和早熟晚粳武粳15。这些品种在熟期、株型、穗粒结构、抗倒性和抗病(虫)性方面都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中后期管理的技术指标亦相应有所不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今年机插秧的栽插期拉长,地区之间、田块之间的苗情差异很大,在落实机插水稻中后期管理措施时,必须坚持因地、因苗制宜的原则,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确保合理群体的建立,为夺取高产打下基础。 二、坚持适时适度搁田,构建合理的高产群体 搁田的时机应坚持“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即: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够苗)开始搁田,另一方面无论够苗与否,茎秆基部第一节间开始伸长稍前就应开始搁田。大面积生产中以亩产600-650公斤为指标,机插稻的够苗数应比手插稻多出2万/亩,如机插徐稻3号、盐稻8号和武粳15的总茎蘖数达21~23万/亩够苗,扬粳9538总茎蘖数23~24万/亩够苗,淮稻7号24~25万/亩够苗。徐稻3号和盐稻8号的拔节始期在7月25日左右,扬粳9538和淮稻7号在7月底至8月初,武粳15在8月5日左右进入拔节始期。 搁田的程度应坚持“轻而多次”,每次搁田至田边局部起细裂缝即灌薄水层,继而再搁田,如此往复,搁到土壤沉实不陷脚为止,做到“清水硬板”,一般需搁3次。扬粳9538,植株较高(株高105cm),抗倒力较弱,尤应注意搁田防倒,可较其它品种多搁田1次。所有品种至倒2叶开始抽出后,即不可再搁田,以免影响稻穗的正常生长。 搁田后的水分管理与人工手栽稻类似,要坚持浅水灌溉,干干湿湿,以湿为主,达到清水硬板的要求,以达到提高结实率、千粒重,提高产量的目的。 三、坚持科学施用穗肥,夯实机插稻高产基础 穗肥一般分促花肥和保花肥两次施用。促花肥在出穗前的35天~31天施用,此时的叶龄余数为3.5~3.0;保花肥在出穗前20~18天施用,叶龄余数为1.5~1.2,此时已可方便地剥查出幼穗,幼穗长度约为3mm,倒2叶叶片已抽出一半或稍多一些。穗肥的施用期一定要准,否则影响“促花”、“保花”的效果,对大穗形成不利。 穗肥的用量,因品种而异。武粳15株型紧凑、穗大、耐肥抗倒,穗肥总量一般为每亩尿素30~35斤,促花肥和保花并重;扬粳9538,植株较高,抗倒性较弱,一般不施促花肥,以利壮秆防倒,其保花肥的用量可酌增,每亩尿素15~20斤。徐稻3号、盐稻8号和淮稻7号,穗肥的总量一般为每亩尿素25~30斤(淮稻7号可偏多一些),“促”、“保”兼顾或保花肥偏重一些。大面积生产中,穗肥以仅施用氮肥(尿素)即可,在确认穗肥中增加磷、钾肥有明显增产效果的地区,穗肥中亦可适量增加速效磷、钾肥。 穗肥的用量还应根据苗情而定。最高茎蘖数达到或超过预期穗数150%、叶色不落黄的田块,促花肥应少施或不施;倒2叶抽出时叶色深、甚至有不同程度披叶的田块,保花肥可不施。 对于粒肥,因机插粳稻后期纵卷叶螟危害较重,且有些品种感穗颈稻瘟,在普遍施用保花肥的基础上,原则上可不施用,以利减轻病虫危害。 四、坚持以防为主,切实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本省暴发性大流行,今春传毒寄主灰飞虱虫量大,带毒率高(>30%),但由于各地大力推广抗(耐)病品种,且防治及时,药剂对路、防治的次数多,目前就全省而言水稻大田发病不十分严重,机插稻尤轻。值得警惕的是个别机插田块,由于邻近稻田和田边隙地内的灰飞虱迁移扩散,田内已有一定虫量(成虫和若虫),如百穴虫量超过50头就应及时喷药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