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市、县委,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 今年,我省遭受了大面积旱灾,局部地区发生了洪涝、风雹、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带领群众奋力抗灾、救灾,有效地减轻了灾害损失,较好地安排了灾民生活,维护了灾区的社会稳定。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我省连续几年遭受旱灾,灾区粮食减产,群众家底薄,自救能力弱,生产生活仍有较大困难,救灾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切实做好救灾工作,妥善安排灾民生活,根据国务院有关通知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领导意见,现就做好今冬明春救灾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对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分析严重旱灾和局部地区洪涝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的形势,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对灾区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提高对做好救灾工作的认识。要认真贯彻“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把搞好救灾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切实加强对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确保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保持灾区的社会稳定。要按照“救灾工作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落实好救灾工作市长、县长负责制和市、县、乡镇干部包乡、包村、包户责任制,保证灾区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房住、有衣穿、有医疗,安全越冬,绝不允许出现群众因缺粮而外出逃荒等问题的发生。 二、切实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 各地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灾区,深入农户,调查了解灾区群众的生活困难情况,对灾区群众有自救能力、有部分自救能力以及无自救能力确需国家救济等情况要彻底查清,区别不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灾区群众生活安排方案。 解决灾区群众口粮问题,要坚持分类救助的原则:有自救能力的,鼓励其自己解决口粮困难;有偿还能力但目前无钱购粮的,可由市、县政府组织,动用地方库存粮食借粮给群众,具体借粮办法由市、县政府制定;对于无粮、无钱、无自救能力的三无户、特困户、重灾户要实施重点救助,确保他们每人每天1斤基本口粮。发放救灾粮款要坚持民主评议、张榜公布的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缺粮面比较大的灾区,可以采取组织对口支援,开展互助互济的措施。 解决灾区群众的生活困难,主要由市、县政府负责。各地要按照“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款分级负担”的管理体制和“先吃饭、后建设”的原则,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救灾资金的投入力度。市、县要将当年的救灾预算足额支出,有历年节余尚未支出救灾资金的市、县,财政部门要想方设法予以兑现。救灾资金明显不足的市、县,要采取追加预算或动用市、县长预备费等方式解决。 三、平方百计解决灾区人畜饮水和城市供水问题 今年,我省部分城市遇到饮用水供应困难。对缺水的城市要采取得力措施,解决城市供水问题,绝对不能发生水荒。可采取运用价格杠杆、定时定量供水等方式,促使各行各业和广大居民节约用水。必要时可采取压缩工业用水、限制农业用水、关闭洗浴、洗车场所等措施,千方百计保证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对于农村人畜饮水困难,要坚持节流开源两手抓。认真帮助需外出拉水的村庄解决好运水器具:对个别地方因饮水困难出现的哄抬水价或为争水源造成矛盾激化发生斗殴的,要坚决予以制止;对人畜争水源,饮水矛盾比较突出的村庄,可组织灾民有计划地出售一部分牲畜,保留优种母畜,以减少用水需求;要有计划地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种植耐旱作物,改变传统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滴灌;要积极筹措资金,广辟抗旱应急水源,努力缓解水资源紧缺局面。 四、积极做好灾区的疾病防治工作 疫病与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关系极大,特别是今年我省旱灾的持续时间长、受灾面大,水体、植被等破坏严重,卫生状况较差。灾区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发生疫病流行的危险性和严重性,立足于防大疫,切实加强灾区的疫病防治工作,全面落实防疫治病责任制和各项防治措施。要及时组织医疗小分队,定期深入灾区,密切注意病情、疫情,送医送药下乡,进行卫生知识宣传,广泛动员灾区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疫病防治工作,确保不发生大的疫病流行。 |
| 五、认真落实好各项救灾政策 要做好农业税费的减免工作,对连续多年受灾、生活极其困难的五保户、三无户、特困户、重灾户,各级政府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免农业税、乡镇统筹费和村提留,切实减轻受灾群众的负担,提高抗灾自救能力。各级财政要及时采取转移支付等方式,对灾区给予适当补助。 六、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各级党委、政府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坚定必胜信心,积极帮助灾区群众广开生产门路,大力开展生产自救活动。要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以菜补农,以牧补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组织帮助灾区群众发展目光温室和大棚蔬菜,大力推广工厂化育苗、无公害生产、生物防治、无土栽培、蔬菜嫁接、滴灌、微灌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温室专用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发展适宜农户饲养的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畜牧养殖,推广饲料加工技术,提高饲料利用率;积极开拓市场,发展食用菌生产。要根据目前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个秋种麦面积和布局,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组织订单生产,搞好产销衔接,实行优质优价,促进农民增收。要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大力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吸纳更多剩余劳动力。要利用冬闲时机,安排灾区群众以工代赈和劳务输出,帮助灾区群众广开生产门路,多渠道增加收入。 七、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共同做好抗灾救灾工作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急灾区之所急,想灾区之所想,积极主动为灾区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做好各项服务和帮助指导工作。计划、财政、金融部门要增加防汛抗旱救灾资金和信贷投入,努力满足防汛抗旱救灾和恢复生产的资金需要;水利部门要认真做好水资源调度,帮助灾区解决好人畜饮水困难;气象部门要做好天气预测预报工作,发挥气象防灾减灾作用;农业部门要抓好种子、农机具的调剂、供应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指导;民政部门要准确掌握灾民生活困难底数,做好救灾粮款的发放工作;财政部门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抗旱救灾工作的支持力度,保证救灾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做好农业税费的减免和转移支付工作;粮食部门要保障粮源供应,保证粮食质量和价格合理,协助政府制定借粮办法;卫生部门要做好救灾防疫灭病工作,确保灾区不发生疫病流行;电力、石化、供销部门要确保救灾所需用电、油料、化肥的生产、调拨和供应。 二000年十月十二日
|
|
各市、县委,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 今年,我省遭受了大面积旱灾,局部地区发生了洪涝、风雹、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带领群众奋力抗灾、救灾,有效地减轻了灾害损失,较好地安排了灾民生活,维护了灾区的社会稳定。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我省连续几年遭受旱灾,灾区粮食减产,群众家底薄,自救能力弱,生产生活仍有较大困难,救灾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切实做好救灾工作,妥善安排灾民生活,根据国务院有关通知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领导意见,现就做好今冬明春救灾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对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分析严重旱灾和局部地区洪涝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的形势,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对灾区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提高对做好救灾工作的认识。要认真贯彻“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把搞好救灾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切实加强对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确保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保持灾区的社会稳定。要按照“救灾工作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落实好救灾工作市长、县长负责制和市、县、乡镇干部包乡、包村、包户责任制,保证灾区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房住、有衣穿、有医疗,安全越冬,绝不允许出现群众因缺粮而外出逃荒等问题的发生。 二、切实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 各地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灾区,深入农户,调查了解灾区群众的生活困难情况,对灾区群众有自救能力、有部分自救能力以及无自救能力确需国家救济等情况要彻底查清,区别不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灾区群众生活安排方案。 解决灾区群众口粮问题,要坚持分类救助的原则:有自救能力的,鼓励其自己解决口粮困难;有偿还能力但目前无钱购粮的,可由市、县政府组织,动用地方库存粮食借粮给群众,具体借粮办法由市、县政府制定;对于无粮、无钱、无自救能力的三无户、特困户、重灾户要实施重点救助,确保他们每人每天1斤基本口粮。发放救灾粮款要坚持民主评议、张榜公布的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缺粮面比较大的灾区,可以采取组织对口支援,开展互助互济的措施。 解决灾区群众的生活困难,主要由市、县政府负责。各地要按照“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款分级负担”的管理体制和“先吃饭、后建设”的原则,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救灾资金的投入力度。市、县要将当年的救灾预算足额支出,有历年节余尚未支出救灾资金的市、县,财政部门要想方设法予以兑现。救灾资金明显不足的市、县,要采取追加预算或动用市、县长预备费等方式解决。 三、平方百计解决灾区人畜饮水和城市供水问题 今年,我省部分城市遇到饮用水供应困难。对缺水的城市要采取得力措施,解决城市供水问题,绝对不能发生水荒。可采取运用价格杠杆、定时定量供水等方式,促使各行各业和广大居民节约用水。必要时可采取压缩工业用水、限制农业用水、关闭洗浴、洗车场所等措施,千方百计保证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对于农村人畜饮水困难,要坚持节流开源两手抓。认真帮助需外出拉水的村庄解决好运水器具:对个别地方因饮水困难出现的哄抬水价或为争水源造成矛盾激化发生斗殴的,要坚决予以制止;对人畜争水源,饮水矛盾比较突出的村庄,可组织灾民有计划地出售一部分牲畜,保留优种母畜,以减少用水需求;要有计划地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种植耐旱作物,改变传统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滴灌;要积极筹措资金,广辟抗旱应急水源,努力缓解水资源紧缺局面。 四、积极做好灾区的疾病防治工作 疫病与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关系极大,特别是今年我省旱灾的持续时间长、受灾面大,水体、植被等破坏严重,卫生状况较差。灾区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发生疫病流行的危险性和严重性,立足于防大疫,切实加强灾区的疫病防治工作,全面落实防疫治病责任制和各项防治措施。要及时组织医疗小分队,定期深入灾区,密切注意病情、疫情,送医送药下乡,进行卫生知识宣传,广泛动员灾区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疫病防治工作,确保不发生大的疫病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