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本篇法规已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行政许可清理结果的决定》(发布日期:2004年6月29日实施日期:2004年6月29日)废止 省经贸委《关于河南省重点扶持小麦加工转化企业的规划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河南省重点扶持小麦加工转化企业的规划意见 为尽快缓解我省小麦库存积压严重、顺价销售困难的压力,有效减轻财政负担,促进小麦转化和加工增值,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的发展,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转关于加快小麦加工转化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豫政〔1999〕99号)精神,经征求省粮食厅、财政厅、农业厅、乡镇企业局、供销社、轻工总会、贸易厅、地税局、畜牧局等部门意见,现就重点扶持小麦加工转化企业提出如下规划意见: 一、我省目前小麦资源及加工转化基本情况 我省是小麦主产省,小麦年产量一直稳定在215-235亿公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8%,位居全国之首。但由于市场持续疲软,原粮销售受到制约,1999年底全省小麦库存达230亿公斤以上,积压状况严重。 过大的粮食库存不仅占压了大量资金,而且也给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仅1999年粮食风险基金和超储补贴就占省本级财政预算收入的1/斤3以上。因此,在进一步加大原粮销售力度的同时,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千方百计加快小麦加工转化,在粮食精深加工上做文章,实现小麦加工业在品种、质量、效益上的突破。 目前全省小麦年加工转化能力约150亿公斤左右,1999年实际加工转化小麦约100亿公斤左右,仅占全省小麦年产量的45%。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为:一是企业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95%以上的企业加工转化小麦在0.5亿公斤以下;年加工量在1.5亿公斤以上,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的企业全省仅有6-7家,占总数的1‰。二是生产工艺设备落后,转化方式单一,仅能生产普通粉和等级粉等低档面粉,此类企业约有6800多家,占97%;三是产品加工链条短,高级专用、特种面粉加工能力弱,而精深加工的二次及三次转化能力更弱,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因此,必须加快我省小麦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大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培育一批具有规模效益的重点小麦加工企业,使我省以小麦原粮外销为主逐步转变为以面粉和食品外销为主。 二、小麦加工转化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小麦加工转化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提高档次为重点,以转化小麦、减少库存为目的,依靠科技,因地制宜,择优扶强,通过技术改造培育一批具有规模效益的重点小麦加工转化企业,使我省小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我省粮食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我省小麦加工转化的目标是:重点扶持建设40家左右的小麦加工转化龙头企业,力争在2-3年内,使重点扶持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规模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小麦年转化能力达到75亿公斤以上,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 同时,各市地也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筛选1-2家基础比较好、规模相对较大的小麦加工企业,作为区域性重点扶持企业,使全省区域性重点扶持小麦加工转化企业达到60家左右,逐步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覆盖全省的重点小麦加工企业群体。 三、小麦加工转化的方向 据对市场需求现状及趋势的分析,国内外市场对普通低级面粉的需求呈下降态势,而对各类高级专用及特种面粉的需求呈明显扩大趋向。因此,针对当前我省生产专用粉及面粉深加工产品的企业较少的现状,今后一个时期,小麦加工转化要紧紧围绕市场的需求变化,结合我省小麦种植结构的调整,在小麦的精深加工上做文章,在提高科技含量上下功夫,大力开发延伸产品,进而对面粉进行深加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加快生物食品、生物制药等领域利用小麦淀粉的步伐,不断探索多途径、多方式加工转化的新路子。 四、重点扶持小麦加工转化企业的原则 一是打破行业、地域及所有制的界限,全方位筛选省重点扶持小麦加工企业。筛选的基本条件为:现有生产规模较大,年加工转化小麦能力不小于0.5亿公斤即日转化能力不小于20万公斤);领导班子团结,事业心强,管理水平较高,近2年经营业绩良好,有发展潜力;企业负债率原则上不高于70%,银行信用等级A级以上,具有还贷能力;企业资产存量潜力大,投入产出效果显著,能促使产品尽快上水平,上档次,不搞简单扩大生产能力。 |
| 二是要优先扶持科技含量高、后续深加工能力强、能够带动我省小麦加工产业升级的加工企业,通过加工技改投入,促使生产上规模、产品上档次,大力发展小麦面粉的精深加工及后续加工,通过提高质量、创造名牌拉长加工转化的链条,提高我省面粉和食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三是要优先扶持市场前景好、产品有销路、起点高、规模大的企业,对受到流动资金等方面制约的小麦加工企业,通过补充流动资金等措施,盘活资产存量,使其提高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依据上述原则,经过对全省近千家企业的产品、技术、经营、管理、银行信誉、资产、市场占有及覆盖、分布等各方面比较优势及存在主要问题的认真研究和对比分析,从各市地、各部门上报的300多个企业中择优筛选确定40家重点扶持企业(详见附表)。这些企业现有加工转化小麦能力共28.64亿公斤,加大技改投入,需投资总额176391万元,其中需金融部门贷款72110万元。项目完成后,可年新增小麦加工转化能力47.92亿公斤,年新增销售收入917075万元,利润62259万元,税金28537万元,出口创汇1485万美元。 五、重点扶持小麦加工转化企业的政策措施 (一)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 1、进行小麦加工转化是我省工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省定重点扶持小麦加工转化企业的技术处工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省科技开发专项资金以及其它可利用的专项资金都要视同省重点项目,采取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积极支持。 2、金融部门对确定的省重点扶持小麦加工转化企业,要给予积极支持,优先安排技术改造贷款资金和所需流动资金。 (二)税收优惠 认真落实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重点扶持小麦加工转化企业的支持力度。重点扶持企业用于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技术开发费用,比上年实际发生额增长10%(含10%)以上,其当年发生的费用除按规定据实列支外,可再按其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9〕49号)。从1999年7月1日起,对企业为提高小麦加工转化能力,利用国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可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税字〔1999〕290号)中的有关规定抵免企业所得税。 (三)允许收购自用粮 对列入省重点扶持的小麦加工转化企业,需要与农民签订自用粮包括优质粮产销合同,但目前尚未获得《自用粮收购许可证》的,在企业提出申请后由省工商局予以办理《自用粮收购许可证》。 (四)对列入省重点扶持的小麦加工转化企业,其新产品新技术研究项目,优先列入省级各类科技发展计划;重点扶持小麦加工转化企业每年用于科研方面的投入,不应低于当年销售额的3%。 (五)对目前生产和经营有困难,效益不是太好,但有市场发展潜力、前景较好的中小型小麦加工企业,在实施技改项目时,省各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要在信贷担保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六)鼓励和支持重点扶持企业通过改造、兼并、联合、租赁等方式组建面粉及深加工集团,优先享受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给予大力支持。 六、切实加强对小麦加工转化工作的领导 (一)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小麦加工转化工作,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采取得力措施,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努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由省经贸委牵头,定期召开有省计委、科委、财政厅、地税局、工商局、粮食厅、农业厅、轻工总会、乡镇企业局、供销社等单位参加的小麦加工转化工作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小麦加工转化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
|
*注:本篇法规已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行政许可清理结果的决定》(发布日期:2004年6月29日实施日期:2004年6月29日)废止 省经贸委《关于河南省重点扶持小麦加工转化企业的规划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河南省重点扶持小麦加工转化企业的规划意见 为尽快缓解我省小麦库存积压严重、顺价销售困难的压力,有效减轻财政负担,促进小麦转化和加工增值,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的发展,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转关于加快小麦加工转化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豫政〔1999〕99号)精神,经征求省粮食厅、财政厅、农业厅、乡镇企业局、供销社、轻工总会、贸易厅、地税局、畜牧局等部门意见,现就重点扶持小麦加工转化企业提出如下规划意见: 一、我省目前小麦资源及加工转化基本情况 我省是小麦主产省,小麦年产量一直稳定在215-235亿公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8%,位居全国之首。但由于市场持续疲软,原粮销售受到制约,1999年底全省小麦库存达230亿公斤以上,积压状况严重。 过大的粮食库存不仅占压了大量资金,而且也给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仅1999年粮食风险基金和超储补贴就占省本级财政预算收入的1/斤3以上。因此,在进一步加大原粮销售力度的同时,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千方百计加快小麦加工转化,在粮食精深加工上做文章,实现小麦加工业在品种、质量、效益上的突破。 目前全省小麦年加工转化能力约150亿公斤左右,1999年实际加工转化小麦约100亿公斤左右,仅占全省小麦年产量的45%。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为:一是企业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95%以上的企业加工转化小麦在0.5亿公斤以下;年加工量在1.5亿公斤以上,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的企业全省仅有6-7家,占总数的1‰。二是生产工艺设备落后,转化方式单一,仅能生产普通粉和等级粉等低档面粉,此类企业约有6800多家,占97%;三是产品加工链条短,高级专用、特种面粉加工能力弱,而精深加工的二次及三次转化能力更弱,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因此,必须加快我省小麦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大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培育一批具有规模效益的重点小麦加工企业,使我省以小麦原粮外销为主逐步转变为以面粉和食品外销为主。 二、小麦加工转化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小麦加工转化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提高档次为重点,以转化小麦、减少库存为目的,依靠科技,因地制宜,择优扶强,通过技术改造培育一批具有规模效益的重点小麦加工转化企业,使我省小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我省粮食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我省小麦加工转化的目标是:重点扶持建设40家左右的小麦加工转化龙头企业,力争在2-3年内,使重点扶持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规模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小麦年转化能力达到75亿公斤以上,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 同时,各市地也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筛选1-2家基础比较好、规模相对较大的小麦加工企业,作为区域性重点扶持企业,使全省区域性重点扶持小麦加工转化企业达到60家左右,逐步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覆盖全省的重点小麦加工企业群体。 三、小麦加工转化的方向 据对市场需求现状及趋势的分析,国内外市场对普通低级面粉的需求呈下降态势,而对各类高级专用及特种面粉的需求呈明显扩大趋向。因此,针对当前我省生产专用粉及面粉深加工产品的企业较少的现状,今后一个时期,小麦加工转化要紧紧围绕市场的需求变化,结合我省小麦种植结构的调整,在小麦的精深加工上做文章,在提高科技含量上下功夫,大力开发延伸产品,进而对面粉进行深加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加快生物食品、生物制药等领域利用小麦淀粉的步伐,不断探索多途径、多方式加工转化的新路子。 四、重点扶持小麦加工转化企业的原则 一是打破行业、地域及所有制的界限,全方位筛选省重点扶持小麦加工企业。筛选的基本条件为:现有生产规模较大,年加工转化小麦能力不小于0.5亿公斤即日转化能力不小于20万公斤);领导班子团结,事业心强,管理水平较高,近2年经营业绩良好,有发展潜力;企业负债率原则上不高于70%,银行信用等级A级以上,具有还贷能力;企业资产存量潜力大,投入产出效果显著,能促使产品尽快上水平,上档次,不搞简单扩大生产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