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实施意见
市委[2005]13号2005年06月16日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实施意见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围绕“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化战略,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城市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统筹杭州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就进一步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重要意义和总体思路
  
  1、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重要意义。市域网络化大都市是指建立在市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区、副城、组团、县(市)城和中心镇为节点,以交通、信息和市政公用事业设施等为网络,以要素和功能各具特色、有机联系、优势互补为动力,以城镇融合发展、共兴共赢为目标,多主体互动、多层次和谐、多特色互补、多空间拓展的网状结构形态。进一步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克服现代“城市病”的客观需要;是发挥副城、组团和中心城镇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城市发展整体合力的重要举措;是顺应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城市化经验教训作出的战略选择。
  
  2、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加快副城、组团、中心城镇建设为突破口,以构建市域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文化圈为抓手,促进空间科学布局,功能优势互补,要素交流整合,资源高效利用,加快构筑以市区为中心、县城为依托、中心镇为基础,多层次、多节点、开放型的网络化大都市,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增强大都市综合竞争力。
  
  3、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把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作为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突出特色、多样和谐。突出杭州大都市的整体特色,强化各个区块特色功能和个性特征,促进各个区块特色的互补与协调,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各异、多样和谐的城市格局。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消除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建立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机制,通过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城市功能的调整与优化,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区域优势互补。坚持多层互动、整体协同。处理好主城与副城、组团以及市区与县(市)、中心镇不同节点之间的承接互动关系,强化中心城区对副城、组团和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功能,增强副城、组团、中心城镇的自身活力和积极性。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发挥政府在建设理念、规划制定、重大项目布局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更多地依靠市场和民间的力量推动网络化大都市的构筑。
  
  二、统筹城乡规划,勾画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发展蓝图
  
  4、加强市域的整体规划。按照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要求,对市域1.66万平方公里范围进行合理布局,形成“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中心镇)”网络化、多中心的空间结构体系。中心城市要优化城市功能布局,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增强对市域及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发挥区域资源转换中心、经济增长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资金配置中心、信息交换处理中心、人才集聚中心的作用。5个县(市)城要加快建设步伐,扩大城市规模,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腹地的发展。择优培育发展一批经济基础较好、区位条件适宜、有发展前景的中心镇,促进要素集聚,提高功能档次,增强其作为小区域中心的地位。加强市区与5县(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综合交通、产业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规划的衔接,强化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在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建设中的规划协调和决策作用。
  
  5、优化主城的功能布局。进一步规划安排好老城区与萧山区、余杭区的发展空间,加强主城与副城的功能协调,推进“两疏散、三集中”。疏散主城人口和建筑,推动工业向江东、临平两大工业区集中,高校向下沙、滨江、小和山和江东、仓前5个高教功能区集中,建设向钱江新城、下沙城、江南城、临平城集中,提升行政办公、教育科研、文体卫生、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会议展览、旅游商贸、生活居住等功能,优化主城的产业布局、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立足主城各个区块的特色优势,重点建设以钱江新城为主体的政治、文化中心区和城市中央商务区,以武林商圈为核心的中心商业区,以湖滨、吴山、南山路区块为核心的旅游休闲商务区,以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主体的旅游核心区,以西湖区为主体的商贸、高教、科研、信息基地和总部经济、高端产业、旅游拓展区,以江干区为主体的以专业市场为特色、都市工业为支撑的物流配送基地,以拱墅区为主体,集专业市场、物流仓储、运河旅游文化和特色居住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
  6、优化副城、组团的功能布局。江南、临平、下沙三个副城是主城人口和部分市级功能转移的接纳地,重点承担主城生产、居住和高教功能分流,成为集现代制造业基地、出口基地、高教园区、物流园区、商务居住区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江南副城主要承接主城生产、商务、居住功能分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钱江南岸的远景商务、现代高尚居住区建设,强化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科技创新功能和商务居住功能。临平副城主要承接主城生产、生活功能分流,建设以现代纺织和加工制造业为主,兼顾现代物流、管理、服务等功能的枢纽型、开放型和多功能的区域中心城市。下沙副城主要承接主城工业用地和高教、居住功能转移,成为未来杭州大都市的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和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临浦、瓜沥、义蓬、塘栖、余杭、良渚“六大组团”是杭州中心城市的卫星城。要明确各个组团的功能定位,增强为主城和副城配套服务的功能,承接主城和副城的人口疏散和产业转移。
  
  7、明确各县(市)城的功能定位。5县(市)城是县(市)域的经济、文化、行政中心,杭州网络化大都市的二级城市。主要承接中心城市功能辐射,吸纳农村人口转移,带动县(市)域发展。富阳:富春江山水文化名城与滨江园林城市,大都市背景下的人居新城、创业新城。临安:杭州西部以山水风光和吴越文化为特色的生态旅游中心城市。桐庐:以富春江山水风光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建德:地处“两江一湖”中心,浙西休闲度假胜地和浙西次中心城市。淳安:以滨湖山城为特色、生态型的风景旅游城市。富阳、临安属于杭州近郊,承担杭州城市产业、交通、旅游、居住、都市农业等功能。桐庐、建德、淳安中心城市发展要十分注重自身的特色,把山水城市风貌、风景旅游城市功能和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大力发展低能耗、无污染的第二产业,不断增强区域中心功能。
  
  8、完善中心镇的发展规划。要以做大做强中心镇为出发点,适时合理调整乡镇区划,控制数量,扩大规模,撤销一批规模较小的镇,重点培育新登、太湖源、於潜、昌化、分水、富春江、乾潭、梅城、寿昌、汾口、威坪等11个中心镇。科学编制中心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近期建设详规,加强中心镇规划与市、区县(市)相关规划的衔接,已经批准的中心镇规划要严格实施,正在编制规划的中心镇要高起点规划,变更规划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完善城镇体系规划,把城镇密集、关联密切的区域作为一个城镇群来统一规划,使城镇体系内各城镇间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有机统一体。按照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同步抓好中心村规划,保持中心村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特色。
  
  三、统筹城乡建设,提升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整体功能
  
  9、做优做美主城区。主城重点是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完成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建设商贸特色街区,保持杭州古城风貌。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搞好“城中村”改造,建设精品社区,改善居住质量,营造和谐创业环境。以城市道路“258”工程为重点,构筑大都市快速道路,完善城市主、次干道、城市支路网和人行过街设施,形成功能明确、级配合理的现代化大都市路网系统,舒展城市空间形态。启动大容量快速公交和城市轨道交通,构筑“一主三副六组团”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满足出行需求,实现同城效应。
  
  10、加快“三副六组团”建设。按照生活与创业相融合的要求,市区联动,以区为主,加快“三副六组团”建设步伐,推动城市建设从“西湖时代”迈入“钱塘江时代”。要把江南副城建设摆到一个突出位置,同步推进钱江新城和钱江世纪城建设,加快下沙副城由“建区”向“造城”转变,形成沿江、跨江发展格局。完善对副城、组团有重大影响的铁路、桥梁、地铁、港口等外围交通设施规划,加快主城区至副城、组团辐射状的快速通道建设,实施地铁1、2号线一期工程,建设钱江九桥、钱江十桥、庆春路与江南市心路江底隧道、古墩路延伸、临平副城西安路南延至石大线、东湖路南延至下沙副城、主城区沟通塘康公路、仁和大道、德胜快速路、沿江大道延伸至下沙副城等道路交通工程,构筑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加快“六大组团”建设,形成相对独立、功能齐全、产业协调、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卫星城镇和城镇群。
  11、加快5县(市)城建设。加快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5县(市)城建设,形成中等城市规模,提升区域中心功能。富阳要按照“南进北接东拓西优中美”和“一城六区”组团式发展思路,启动鹿山城市新区和场口工业新区建设,改善受降镇、高桥镇和东洲街道城市基础设施,接受大都市功能扩散。临安要按照“城市东扩、高速南移、商住西进、文教北迁”的思路,形成“两城夹一湖”的城市组团式结构。同时考虑接纳大都市功能扩散和中远期地铁延伸的需要。桐庐要按照“东进南拓西延”的思路,以新城为核心,以老城与320国道以南区域为两翼,构筑“一心两翼”的城市框架。建德要充分利用交通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调整行政区划,实施“东拓南扩”城市发展战略,加强区域交通衔接,扩大城市发展空间。淳安要走“内聚、外引、扩散”的路子,通过中心城市的发展集聚县域产业、人口。
  
  12、培育发展壮大中心镇。切实抓好11个中心镇建设,形成小城市规模,增强集聚和辐射功能。研究制定加快中心镇建设的政策意见,在城镇规划、财政投入、农村户籍改革、农民社会保障、富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对中心镇建设予以扶持。严格控制零星分散的农民建房用地审批,鼓励农民在原宅基地退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实施复垦的前提下进入城镇建房,启动农民到中心镇购房商业贷款,鼓励农民到中心镇购房。加强中心镇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改善镇、村面貌。到2010年,把中心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优良、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城镇,成为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辐射的重要载体。
  
  13、提高城镇基础设施网络化程度。加强5县(市)与市区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促进市区道路、供水、供电、通讯、垃圾及污水处理等设施向县(市)城和中心镇延伸。以“交通西进”、“东网加密”、“乡村通达”工程为重点,加快“三线、三连、四大接口”建设,推进市域交通干线收费方式调整,构筑方便快捷的1小时半公路交通圈;加快市区至富阳、临安城际轨道交通的研究,实施运河延伸工程,沟通和改善运河与钱塘江上游区域的水运交通,形成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高等级航道为骨干、乡村道路为基础、水陆空相配套的立体交通网络。加强农村供水供电网络、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天然气管网规划,建设市区环网和富阳、临安天然气通道,形成联结“西气”和“东海气”以及液化天然气的天然气管道网络;加强市域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各县(市)与市区无缝隙、无差异、一体化信息交流,构建覆盖城乡的供电、供水、通信、信息等公共服务设施网络。
  
  四、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夯实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产业基础
  
  14、优化市区产业布局。主城要“优二进三”,加快工业企业向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江东工业区、临平工业区相对集中。以信息港、医药港建设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食品加工、女装、工艺品生产为重点发展生态型都市工业,以大旅游产业、大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业、商贸与物流业、信息服务与软件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三二”型产业结构。三个副城要“兴二促三”,承接主城制造业转移,构建环杭州湾产业带中心区,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商贸、物流、房地产、金融保险等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满足中心城市对农业的多种功能需求,建设以现代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农业同时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城区,形成“二三一”型产业结构。
  
  15、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把县(市)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同产业支撑结合起来,引导县(市)二、三产业向县(市)城和中心镇集聚,加快建设以“浙江光谷”、“中国白板纸”基地为依托,通信器材、造纸、运动器材、现代医药、新型建材为支柱的富阳特色产业区;以电子电缆、食品加工、旅游工艺品为主体,无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绿色产业为依托的临安特色产业区;以针纺服装、制笔、机械、医药为支柱的桐庐特色产业区;以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和浙江水泥熟料基地为主体的建德特色产业区;以水产品、农产品、竹木等绿色加工业为重点的淳安特色产业区。通过特色产业功能区建设,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加快县(市)城和中心镇发展。加强城镇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县(市)城和中心镇吸引投资、扩大消费、集聚要素和人口的能力。
  16、构筑市域1小时半旅游圈。以“旅游西进”为龙头,以“交通西进”为基础,加强市域旅游资源整合,形成以西湖为中心、以“三江两湖一山一河”为主线的旅游交通格局,构筑市域1小时半交通圈、旅游圈,促进市域旅游业的一体化发展。各区、县(市)要发挥风景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突出各自的旅游特色:萧山以观潮、主题度假为特色,余杭以文化景观和自然生态为特色,富阳以富春山水和东吴文化为特色,临安以高山及生态度假为特色,桐庐依托富春江山水发展山水观光游,建德要发挥新安江“水清、风凉、雾奇”的特色,成为浙西休闲度假旅游板块,淳安凭借千岛湖滨水度假的良好条件发展现代休闲旅游板块,与市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优化组合旅游线路,新辟和扩大杭州旅游空间,形成更加合理、更具吸引力的景区(点)空间布局,整体提升杭州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合力打响“游在杭州”品牌。要以“旅游西进”为抓手,加快西部5县(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7、构建层次分明的都市农业圈。依据杭州的地理特征、城乡格局、产业梯度等因素,构建“城市、平原、山区”三个圈层的都市农业圈。城市农业圈包括“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建成区范围,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重点,发展花卉、林木、园艺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业,有序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平原农业圈包括城市建成区以外的萧山、余杭两区的部分,以及富阳、临安两市平原地区,重点接受市区农业转移,建设蔬菜、瓜果、花卉、苗木和畜禽、水产等基地,发展创汇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配套发展休闲农业。山区农业圈包括富阳、临安两市的山区部分,以及桐庐、建德、淳安三县(市)全部山区,重点发展茶、桑、果、竹、菜、药等具有山区特色的名特优新农产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实现生产保障型传统农业向融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转变。
  
  18、形成跨区域开放型发展格局。各个区块不仅要着眼于市域内部的互动与发展,还要根据区域资源的互补性、产业的互动性、空间的关联性,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加强与行政区域外的联系与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萧山要加强与绍兴等地的经济联系,深化纺织行业的合作,共同打造“中国轻纺城”;余杭要加快融入长三角进程,发挥杭州接轨上海的“桥头堡”作用,深化与嘉兴、德清的经济联系;临安要加强与湖州、安吉在发展生态农业、共辟生态旅游线路方面的联系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建德梅城要发挥富春江、新安江、兰江三江交汇口的区位优势,增强集聚能力,成为三江区域经济中心;寿昌、檀村镇要加强与金华、兰溪的联系,拉长不锈钢产业链,加快建材、特色市场和物流业的发展;淳安千岛湖镇要发挥旅游特色功能,加强与黄山的旅游合作,打响千岛湖旅游品牌。
  
  五、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面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19、保护城市生态屏障。城市各组团之间、组团与中心城区之间,利用自然山水、农田等形成的6条生态带,即灵山、龙坞、午潮山风景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径山风景区-北、南湖滞洪区-闲林、西溪湿地风景区;超山风景区-半山、皋亭山、黄鹤山风景区-彭埠交通生态走廊;石牛山风景区-湘湖旅游度假区;青化山风景区-航坞山-新街绿化产业区(大型苗木基地);东部钱塘江滨海湿地保护区-生态农业区等,既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自然屏障,又是中心城区与副城、组团的隔离带,其主要功能是防止大都市摊大饼式恶性膨胀。要制定生态带保护规划,加大对生态带保护力度,明确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严禁周边地区开发建设对生态带的侵蚀,发挥生态带对城市环境的保护功能和对区域空间的分隔功能。
  
  20、加强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按照生态市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水污染治理为重点,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重点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工程,搞好烟尘控制区建设,控制城市扬尘污染,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改善空气质量。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建立完善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协调机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制定《杭州市钱塘江水域水污染防治管理条例》,划定钱塘江流域饮用水重点保护区。严格执行《杭州市生活饮用水源保护条例》,依法保护饮用水源地。继续实施城市内河综合整治“15100”工程,加强750公里河道综合整治,完成30条山区河流治理。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启动立法程序,建立排污权交易工作机制,按照“自愿公平、经济合理、满足总量控制目标、保障环境质量”的原则进行排污权交易,以最低的费用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调动各方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21、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七格污水厂二期、三期,蒋村污水厂,萧山污水处理厂三期、四期,塘栖、良渚、余杭组团污水工程,富阳污水处理厂三期、临安污水处理厂续建、桐庐污水处理厂二期、建德污水处理厂二期、淳安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建设,提高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加快杭州第二垃圾填埋场、萧山垃圾焚烧厂、富阳第二垃圾填埋场、临安牛坞山垃圾填埋场三期、桐庐生活垃圾处理厂、建德新安江垃圾填埋中心和淳安垃圾填埋场扩容等工程建设,完善城镇垃圾收集、分选、转运、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设施,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设完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场,形成集中处置、有效监管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系统。加强医疗废物、化学废弃物等有毒有害物品全过程监控与管理,实行专业收集、专线清运和集中处置。
  
  2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推行ISO14001宣贯和认证,实施先进环境管理体系,完善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规范企业环境行为。推行清洁生产,引进和开发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快造纸、化工、印染、医药等行业的产业升级,降低万元产值的耗水量和排污量。实施生态工业园区示范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示范园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节水灌溉、科学耕作、种养平衡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有机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可降解农膜,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调整畜禽养殖业的区域布局,实现养殖业梯度转移、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生态旅游,加强景区污染治理,建设生态景区。
  
  六、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
  
  23、统筹城乡教育事业发展。完善浙大紫金港、小和山、下沙、滨江高教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仓前、江东两大高教功能区,吸引大学向高教园区集中,形成高等教育密集区,打响“学在杭州”品牌。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根据城市化发展进程,在副城、组团和城市新区,加快建设一批优质中小学校;对人口逐渐减少的地区,进行跨乡镇教育资源整合,确保每个副城有一所省级重点高中段学校、两所市级名校,每个组团有一所市级名校。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普及化、平民化。各县(市)城和中心镇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整合,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确保每个县(市)城有1-2所省级重点高中段学校,每个中心镇有一所市级名校。重视弱势群体教育问题,坚持对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和困难群体进行倾斜,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24、统筹城乡文化事业发展。坚持中心城区与全市统筹,搞好文化设施的规划布局,抓好杭州图书馆新馆、杭州市现代艺术馆、杭州文化中心二期、杭州群众艺术馆新馆、杭州美术馆、杭州文学会馆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通过市场融资和政府投入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全市之力创办一个高规格的国家级或国际重大艺术活动,培育一批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标志性文化项目,提升杭州城市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强副城、组团文化设施的配套建设,进一步增强副城的文化氛围。以“东海明珠工程”、“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文化示范村”和“村村通工程”为抓手,加强各县(市)城和中心镇文化设施建设,重视农村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的挖掘、保护和开发,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文明县(市)、文明乡镇和新农村建设目标考核体系。
  
  25、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适应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建设的要求,健全以主城区为骨干、以副城和5县(市)城为重点、以组团和中心镇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抓好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120急救中心、第二传染病医院等重点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构建市、区县(市)、街道(乡镇)三级预防保健、卫生监督和医疗卫生服务网,完善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监测、报告、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强5县(市)城、3个副城和11个中心镇的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保证每个县(市)城和副城、主要中心镇有1-2所二级以上的综合性医院或中医医院,有急救中心、分中心或急救点、卫生监督和预防保健机构。加强老城区卫生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省、市级名院、名医资源,提升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改造和人才培养,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乡镇卫生院和建制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26、统筹城乡体育事业发展。围绕创建体育强市目标,加快城乡体育事业发展。抓好市、区两级体育中心和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城东、城北体育公园,水上中心等体育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功能先进、具备承办全国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和国际单项重要体育赛事的体育设施。完善城市公益性公共体育设施体系,抓好滨江、下沙等城市新区体育设施的配套建设,扩大城市体育的覆盖面。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杭州市全民体育健身条例》为抓手,加强全民健身重点工程建设,构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农村体育工作,将农村体育事业经费和基本建设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和基建投资计划,加大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力度,满足农民体育锻炼和健身的需要。
  
  七、统筹城乡劳动就业,构建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
  
  27、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县(市)城和中心镇集聚。大力提高中心城镇的产业集聚能力,拓展农民的就业空间。发挥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抓住发达国家制造业加快向中国转移的战略机遇,积极接收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壮大特色块状经济,把块状经济与中心镇建设结合起来,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来料加工和个私经济,借助外来资金、技术和销售渠道,有效地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实现“离土不离乡”就业。细化农业内部分工分业,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畜牧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观光农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挖掘农村内部就业潜力。
  
  28、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促进劳动力市场向副城、组团、县(市)和乡镇延伸,形成辐射乡镇、街道、社区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加强农村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规范发展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优化就业服务,提高劳动力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失业、就业登记统计制度,凡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身体健康、没有就业岗位、失去土地又无其他劳动收入的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统一纳入失业登记。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用人单位依法自主招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劳动力,实行统一流程、统一方式、统一服务。完善市、县(市)和乡镇三级培训网络,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依托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农函校、培训中心和社会资源,广泛开展转岗就业培训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
  
  29、营造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环境。坚持就业优先,切实把统筹城乡就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政府工作目标,建立完善的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制定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取消地域、身份、户籍、行业等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限制。完善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就业政策,鼓励和扶持被征地农转非人员自谋职业、发展来料加工和外出创业。加快撤村建居农转非人员的身份转变,将城市的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社会保障与就业服务等各项功能延伸到撤村建居社区及人员。统筹城乡劳动力资源开发,对辖区所有求职者和从业人员实行统一的就业服务、统一的创业和再就业政策、统一的维权标准。
  
  30、吸引人才到副城、组团和中心城镇生活、创业。根据优化市区空间和功能布局的要求,加快副城、组团的公园、商场、学校、医院、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构筑完美、和谐的生活创业空间,吸引市区人才到副城、组团居住和创业。发挥各县(市)城和中心镇自然环境优美和生活、创业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增强对各类人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消除人才在市域范围内流动的障碍,制定鼓励人才到县(市)城和中心镇创业的优惠政策。推行《人才居住证》制度,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支持各区、县(市)加强与在杭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引进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智力成果。
  
  八、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31、做好征地农转非人员的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落实失业保险的法规。在继续实行“双低”基本养老保险的同时,研究制定征地农转非人员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一缴费标准一次性缴费的办法,提高其保险水平。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地农民按《杭州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从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后的次月起,享受城镇参保人员同等医疗待遇。对尚未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未农转非的失地农民,仍按有关规定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享受农村合作医疗待遇。对已参加失业保险的征地农转非人员,在其未就业期间的生活,按照有关法规和政策予以保障。
  32、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健全劳动保障和地税部门实行登记参保与直接征收协同合作的征缴机制,落实社会保险参保、缴费的相关制度,扩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工伤生育保险的覆盖面。按照广覆盖、轻负担、低标准、保基本的原则,将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到城镇所有职工、城镇建成区土地被征用农民。推进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失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公共卫生建设和孤寡老人集中供养等“新五保”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医疗救助为辅、其他医疗保险为补充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为最终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条件。
  
  33、统一新老城区救助政策。把市区城乡低保对象、城镇困难家庭、农村特困户和失地农民中的困难户、城镇“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户”、民政救济对象、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纳入救助范围,享受相应统一的救助标准和服务。完善救助网络,建立起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帮扶救助体系,市区各街道(乡镇)要建立帮扶救助服务所,所有社区和有条件的村要建立帮扶救助服务站。将萧山、余杭区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纳入低保范围;对萧山、余杭区撤村建居和办理“农转非”过程中的困难居民,参照城镇居民的有关政策给予救助,使他们逐步享受同城待遇。实行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保障困难家庭子女就学、农村低保家庭危房改造等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
  
  九、改革投融资体制,拓宽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建设融资渠道
  
  34、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大财政对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科技进步、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群众文化等公共社会事业的投入,建立财政投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增长的机制,逐步提高财政投入的比例。改革财政资金使用方式,通过运用直接投资、投资补助、贴息支持等多种形式,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城乡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各县(市)要加大对城镇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本着“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统筹考虑支持中心镇发展的相关政策,完善中心镇的财政体制,协调区、县(市)和乡镇两级财政的分配关系,确保每年对中心镇有一定的财力支持。
  
  35、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城镇建设。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运行企业化、设施享用商品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公有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制、BOT(建设-运营-移交)等多种方式,吸引私人资本、社会资本、境外资本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由多元化投入主体、多种经营模式构成的新型城市建设、经营机制,凡是适宜市场化运作的领域和项目,要全面推向市场;对有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要合理确定服务价格,实行有偿使用。改进和完善公共事业价格管理办法,按照“企业成本+税费+合理利润”的原则,确定供水、供气、供热、公交、垃圾、污水处理等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价格。
  
  36、增强市场融资能力。发展壮大地方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发挥地方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的杠杆作用,增强融资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将杭州市信投公司、杭控投资公司和城建、交通投资公司改造成为政府提供财务顾问业务、吸引各类股权、债权投资的综合性融资平台和专业化投资公司。发挥杭州财务开发公司通过市场融资的作用,利用其涉及金融业的背景和投资经验,引导其参股控股的金融机构服务于城市建设。发挥杭州工商信托投资公司在资本融资中的作用,开发城市基础设施的债权融资业务。加强上市资源的整合利用,鼓励上市公司和保险机构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7、建立市、区县(市)共建机制。按照大都市“一主三副六组团”的规划布局,同步实施市政公用设施和重大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项目。编制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电供热、道路交通、防洪排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按阶段、区域实施。把5县(市)基础设施纳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立市与区、县(市)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凡跨市、区、县(市)的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经济文化项目建设,由市、区和县(市)合理分担;凡市、区和县(市)共建项目的有偿收益,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由市、区和县(市)共同分享。
  十、创新体制机制,消除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建设的体制障碍
  
  38、理顺副城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在坚持市委、市政府两个8号文件的基础上,按照“三个不变、三个创新”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副城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区实施”的思路,加快萧山、余杭区在规划编制、规划管理、规划实施上的融合。市政府成立副城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加强萧山区与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萧山区、余杭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老城区在土地使用、建设项目安排、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协调。加强江南副城重大项目的布局,统筹安排沿江两岸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公建项目。根据区划不变、体制创新的原则,扩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与控制范围,拓展开发区的发展空间,进一步下放管理职能。适当增加开发区增收留存比例,按照基数留存、增量分成的原则,统筹考虑开发区、原所在城区、托管镇的分配关系。制定加快副城建设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逐步落实萧山区、余杭区在就业安置、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教育以及公交、公园、电信收费等方面的同城待遇。
  
  39、创新六大组团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组团的性质,调整行政区划,将组团内的乡镇进行适当合并,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合理设置组团的管理机构,提高组团主要负责人的级别配置,加强组团的领导力量,在经济、城镇管理和社会事业等方面赋予组团部分区级管理权限。加强组团国土资源、公安、财税、工商等基层机构建设,建立组团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解决城镇管理中存在的职能交叉、多头执法和机构膨胀等问题。在乡镇区划调整前,成立以中心镇为核心的组团发展议事机构或领导小组,协调组团的建设与开发。
  
  40、深化中心镇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城镇准入条件,凡有合法固定住所、相对稳定生活来源的农村居民及其随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准予其在城镇落户,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完善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医疗卫生、教育等政策措施,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农村居民转为城镇户口后可继续保留原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和集体可分配权益,承担相应的义务。创新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制度,实行集体资产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对非农资产实行“折股到人、股随人走”的办法,解除村镇集体经济与村镇社区、村民相互牵制、阻碍企业搬迁和人口流动的胶着状态。深化中心镇行政管理和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管理职责下移的途径,赋予中心镇行政管理和城镇管理职能。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实施意见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围绕“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化战略,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城市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统筹杭州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就进一步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重要意义和总体思路
  
  1、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重要意义。市域网络化大都市是指建立在市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区、副城、组团、县(市)城和中心镇为节点,以交通、信息和市政公用事业设施等为网络,以要素和功能各具特色、有机联系、优势互补为动力,以城镇融合发展、共兴共赢为目标,多主体互动、多层次和谐、多特色互补、多空间拓展的网状结构形态。进一步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克服现代“城市病”的客观需要;是发挥副城、组团和中心城镇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城市发展整体合力的重要举措;是顺应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城市化经验教训作出的战略选择。
  
  2、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加快副城、组团、中心城镇建设为突破口,以构建市域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文化圈为抓手,促进空间科学布局,功能优势互补,要素交流整合,资源高效利用,加快构筑以市区为中心、县城为依托、中心镇为基础,多层次、多节点、开放型的网络化大都市,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增强大都市综合竞争力。
  
  3、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把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作为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突出特色、多样和谐。突出杭州大都市的整体特色,强化各个区块特色功能和个性特征,促进各个区块特色的互补与协调,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各异、多样和谐的城市格局。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消除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建立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机制,通过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城市功能的调整与优化,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区域优势互补。坚持多层互动、整体协同。处理好主城与副城、组团以及市区与县(市)、中心镇不同节点之间的承接互动关系,强化中心城区对副城、组团和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功能,增强副城、组团、中心城镇的自身活力和积极性。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发挥政府在建设理念、规划制定、重大项目布局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更多地依靠市场和民间的力量推动网络化大都市的构筑。
  
  二、统筹城乡规划,勾画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发展蓝图
  
  4、加强市域的整体规划。按照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要求,对市域1.66万平方公里范围进行合理布局,形成“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中心镇)”网络化、多中心的空间结构体系。中心城市要优化城市功能布局,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增强对市域及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发挥区域资源转换中心、经济增长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资金配置中心、信息交换处理中心、人才集聚中心的作用。5个县(市)城要加快建设步伐,扩大城市规模,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腹地的发展。择优培育发展一批经济基础较好、区位条件适宜、有发展前景的中心镇,促进要素集聚,提高功能档次,增强其作为小区域中心的地位。加强市区与5县(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综合交通、产业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规划的衔接,强化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在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建设中的规划协调和决策作用。
  
  5、优化主城的功能布局。进一步规划安排好老城区与萧山区、余杭区的发展空间,加强主城与副城的功能协调,推进“两疏散、三集中”。疏散主城人口和建筑,推动工业向江东、临平两大工业区集中,高校向下沙、滨江、小和山和江东、仓前5个高教功能区集中,建设向钱江新城、下沙城、江南城、临平城集中,提升行政办公、教育科研、文体卫生、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会议展览、旅游商贸、生活居住等功能,优化主城的产业布局、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立足主城各个区块的特色优势,重点建设以钱江新城为主体的政治、文化中心区和城市中央商务区,以武林商圈为核心的中心商业区,以湖滨、吴山、南山路区块为核心的旅游休闲商务区,以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主体的旅游核心区,以西湖区为主体的商贸、高教、科研、信息基地和总部经济、高端产业、旅游拓展区,以江干区为主体的以专业市场为特色、都市工业为支撑的物流配送基地,以拱墅区为主体,集专业市场、物流仓储、运河旅游文化和特色居住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