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新乡市水利局新乡市秋粮夺丰收防洪排涝抗旱减灾应急方案的通知
新政办[2009]121号2009年07月26日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新乡市水利局新乡市秋粮夺丰收防洪排涝抗旱减灾应急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新乡市水利局制定的《新乡市秋粮夺丰收防洪排涝抗旱减灾应急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七月二十六日
  

  
新乡市秋粮夺丰收防洪排涝抗旱减灾应急方案
  
  (新乡市水利局二○○九年七月二十日)

  
  为夺取秋粮丰收,确保我省实现全年粮食超千亿斤的目标,根据省政府转发省水利厅的防洪排涝抗旱减灾应急方案,结合我市水利现状,制定本应急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积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千方百计做好防洪排涝抗旱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努力夺取2009年秋粮丰收,使全市秋粮总产达到16亿公斤以上。
  
  二、目标任务
  
  依托现有水利工程体系,因地制宜地制定防洪排涝预案,多渠道、多层次增加投入,全面有效地落实各项应急措施,配备必要的排涝设备,尽快疏通排涝沟河,完善田间排涝工程,尽可能使涝水排得出、排得快,切实提高低洼易涝区排水沟河标准,全面完成我市低洼易涝区237万亩治理任务;加强水文、气象监测预测预报,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充分利用现有灌溉工程设施,积极组织抗旱保秋,为全年粮食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三、工作措施
  
  (一)抓紧编制完善防汛排涝预案。为做到有计划、有准备的防御洪涝灾害,各县(市)、区政府应根据省下达的除涝治理任务抓紧组织编制排涝预案,完善防洪预案,严密组织,强化措施,严格落实,确保一旦出现汛情和内涝,立即启动预案,采取应对措施,迅速组织抗洪抢险和排除涝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各县(市)、区要坚持科学规划、实事求是的原则,抓紧组织有关部门因地制宜地编制本辖区低洼易涝农田排涝预案,增强排涝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使农田涝水排得出,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水库、河道、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的防洪预案,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防洪抢险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加快疏浚面上沟河。沟河疏浚工作实行县、乡政府分级负责,县(市)、区负责跨乡(镇)沟河的疏浚,乡(镇)负责跨村沟河的疏浚。各县(市)、区应立足实际,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面上沟河疏浚方案,重点解决好干、支、斗等沟河的排水问题。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加大投入,组织力量,限期完成沟河疏治任务,使本地区沟沟相通、沟河相通,形成完整的排水体系,使已治理农田在除涝标准内排涝畅通、不成灾,未治理农田尽可能减少损失。
  
  (三)加强物资储备供应。县(市)、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根据定额标准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资,配备必要的排涝机具、设备,以保证抢险排涝的需要。防洪排涝需要的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各县(市)、区可采取号而不集的办法,对社会上现有机械进行登记造册,包括设备型号、产权单位、法人代表等,保证抢险所需,使用后给予补偿。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电力、油料、运输机械等物资供应,实行优惠价格,提供优质服务,保证防洪排涝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建立健全抢险排涝队伍。排涝任务大的县(市)、区应根据情况,建立专门的抢险排涝队伍,明确职责和任务,并加强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保证关键时刻拉得出、抢得上、守得住。同时,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派出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具体指导农田排涝工作。
  
  (五)搞好防洪排涝科学调度。坚持科学决策、蓄泄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兼顾、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合理安排“拦、分、蓄、滞、排”措施,联合调度水利工程,确保在规定标准内防洪工程安全,平原地区排涝畅通。
  
  --各县(市)、区要建立防洪排涝工作会商机制,制定部门联动工作方案,加强沟通协商,及时通报信息。--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预测预报工作,气象部门要关注天气形势,水文部门要监测雨情、水情,工程管理单位要加大巡查力度,保证工程安全运行。
  
  --按照已经批准的防洪预案和调度运用计划,联合调度水库、河道、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充分发挥拦蓄作用,科学调控洪水,使洪水安全下泄。
  
  --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适时调度水库、蓄滞洪区等水利工程拦蓄洪水,合理控制河道下泄流量,给平原地区涝水让路,使涝水在最短时间内排出,并尽最大可能减少河滩区农田损失。
  (六)全力做好抗旱灌溉工作。在做好防洪排涝工作的同时,全力抓好抗旱灌溉工作。各县(市)、区要抓紧组织修复损坏的灌溉渠道,恢复输水能力,抢修水利工程设施和机械设备,保证适时灌溉。一旦出现旱情,充分利用已建水利工程设施,优化调配水源,因地制宜实施科学灌溉。引黄灌区要争取用水计划指标足额引水,利用灌排河道,远距离送水,努力扩大灌溉和补源面积。水库灌区要统筹兼顾防洪和抗旱灌溉,科学调度,尽最大努力满足抗旱用水。井灌区要动员群众全力投入抗旱灌溉,扩大灌溉面积,确保我市秋粮丰产丰收。
  
  (七)鼓励群众多种形式参与防洪排涝抗旱减灾工程建设。
  
  秋粮夺丰收防洪排涝抗旱减灾工程建设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的形式建设,将各级财政资金整合在一起,引导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和吸引社会资金建设。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将成立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水利、财政、气象、农机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防洪除涝抗旱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检查、落实全市的防洪除涝抗旱工作。各级政府也要健全机制,加强对低洼易涝区防洪排涝工作的领导,立足于防大洪、排大涝、抗大旱,对防洪排涝抗旱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真正抓紧、抓实、抓细、抓好,坚决打好秋粮夺丰收攻坚战。
  
  (二)认真落实责任制。各级政府要落实排涝目标管理责任制,将防洪除涝抗旱工作任务分解到乡、村,落实到田间地块。要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一旦有洪涝发生,迅速组织群众和动员社会力量投入防洪排涝中去,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损失。要建立工作会商机制,制定部门联动工作方案,加强沟通协商,及时通报信息。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要按照责任分工,严格履行职责,加强部门协作,共同做好防洪排涝抗旱工作。水利部门负责防洪排涝抗旱实施方案的具体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防洪排涝抗旱工作。气象部门做好天气预测预报,及时向社会发出预警信息。农机部门负责组织排涝机械投入排涝,指导农民搞好排涝机具的调试、检修,做好排涝机具、零配件等物资供应,对群众购置的排灌设备要纳入农机补贴范围。石油、电力等部门,负责柴油调运供应工作,保证用油用电需要。通信部门做好通信设施的检修、管理,保证通信通畅。交通运输部门负责防汛排涝抗旱物资的运输工作,保证抢险物资及时到位。公安部门要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为做好防汛排涝抗旱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工程管理单位要加大巡查力度,保证工程安全运行。
  
  (三)加强监督检查。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防洪排涝抗旱工作的督导,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市水利局要专门派出督导组,到各县(市、区)检查、督促、指导防洪排涝抗旱工作。确保全市防洪排涝抗旱工作有效推进。
  
  (四)严格评比考核。依照“大禹杯”竞赛活动评比办法,把今年秋粮夺丰收防洪排涝抗旱减灾应急方案的实施情况,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评比工作,进行奖惩。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新乡市水利局新乡市秋粮夺丰收防洪排涝抗旱减灾应急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新乡市水利局制定的《新乡市秋粮夺丰收防洪排涝抗旱减灾应急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七月二十六日
  

  
新乡市秋粮夺丰收防洪排涝抗旱减灾应急方案
  
  (新乡市水利局二○○九年七月二十日)

  
  为夺取秋粮丰收,确保我省实现全年粮食超千亿斤的目标,根据省政府转发省水利厅的防洪排涝抗旱减灾应急方案,结合我市水利现状,制定本应急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积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千方百计做好防洪排涝抗旱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努力夺取2009年秋粮丰收,使全市秋粮总产达到16亿公斤以上。
  
  二、目标任务
  
  依托现有水利工程体系,因地制宜地制定防洪排涝预案,多渠道、多层次增加投入,全面有效地落实各项应急措施,配备必要的排涝设备,尽快疏通排涝沟河,完善田间排涝工程,尽可能使涝水排得出、排得快,切实提高低洼易涝区排水沟河标准,全面完成我市低洼易涝区237万亩治理任务;加强水文、气象监测预测预报,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充分利用现有灌溉工程设施,积极组织抗旱保秋,为全年粮食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三、工作措施
  
  (一)抓紧编制完善防汛排涝预案。为做到有计划、有准备的防御洪涝灾害,各县(市)、区政府应根据省下达的除涝治理任务抓紧组织编制排涝预案,完善防洪预案,严密组织,强化措施,严格落实,确保一旦出现汛情和内涝,立即启动预案,采取应对措施,迅速组织抗洪抢险和排除涝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各县(市)、区要坚持科学规划、实事求是的原则,抓紧组织有关部门因地制宜地编制本辖区低洼易涝农田排涝预案,增强排涝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使农田涝水排得出,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水库、河道、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的防洪预案,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防洪抢险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加快疏浚面上沟河。沟河疏浚工作实行县、乡政府分级负责,县(市)、区负责跨乡(镇)沟河的疏浚,乡(镇)负责跨村沟河的疏浚。各县(市)、区应立足实际,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面上沟河疏浚方案,重点解决好干、支、斗等沟河的排水问题。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加大投入,组织力量,限期完成沟河疏治任务,使本地区沟沟相通、沟河相通,形成完整的排水体系,使已治理农田在除涝标准内排涝畅通、不成灾,未治理农田尽可能减少损失。
  
  (三)加强物资储备供应。县(市)、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根据定额标准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资,配备必要的排涝机具、设备,以保证抢险排涝的需要。防洪排涝需要的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各县(市)、区可采取号而不集的办法,对社会上现有机械进行登记造册,包括设备型号、产权单位、法人代表等,保证抢险所需,使用后给予补偿。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电力、油料、运输机械等物资供应,实行优惠价格,提供优质服务,保证防洪排涝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建立健全抢险排涝队伍。排涝任务大的县(市)、区应根据情况,建立专门的抢险排涝队伍,明确职责和任务,并加强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保证关键时刻拉得出、抢得上、守得住。同时,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派出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具体指导农田排涝工作。
  
  (五)搞好防洪排涝科学调度。坚持科学决策、蓄泄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兼顾、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合理安排“拦、分、蓄、滞、排”措施,联合调度水利工程,确保在规定标准内防洪工程安全,平原地区排涝畅通。
  
  --各县(市)、区要建立防洪排涝工作会商机制,制定部门联动工作方案,加强沟通协商,及时通报信息。--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预测预报工作,气象部门要关注天气形势,水文部门要监测雨情、水情,工程管理单位要加大巡查力度,保证工程安全运行。
  
  --按照已经批准的防洪预案和调度运用计划,联合调度水库、河道、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充分发挥拦蓄作用,科学调控洪水,使洪水安全下泄。
  
  --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适时调度水库、蓄滞洪区等水利工程拦蓄洪水,合理控制河道下泄流量,给平原地区涝水让路,使涝水在最短时间内排出,并尽最大可能减少河滩区农田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