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部省属驻淮单位: 2007年以来,全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贯彻“双百”方针,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涌现出一批有较高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经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对342项申报成果的认真评审,全市共有92项成果获奖,其中《近代科学的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等10项成果获一等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多维内涵》等22项成果获二等奖,《后现代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与反思》等60项成果获三等奖,现予以公布。 希望获奖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为加快推进我市“五大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淮安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淮安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项目 一等奖(10项) 1.近代科学的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专著) 王荣江(淮阴师范学院) 2.高等教育比较研究(专著)张继华 滕明兰(淮阴师范学院) 3.改革与创新(编著)仲波(市委办) 4.乾隆淮安府志(点校本)荀德麟(市志办) 5.叙事的诗意--中国现代小说与象征(专著)施军(淮阴师范学院) 6.论元代散曲语言配置形态及其影响(论文)王广超(淮阴师范学院) 7.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策略·管理与创新(专著)朱国传(淮阴师范学院) 8.分与合:家族企业的策略选择--基于利他主义的思考(专著)李建升李巍(淮阴工学院) 9.范式问题与问题范式:“中国问题”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意义(论文) 汪业周 韩璞庚(淮阴工学院) 10.关于构建我国政府会计体系问题的研究(论文)张国兴(市财政局) 二等奖(22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多维内涵(论文)徐贵权(淮阴师范学院) 2.“三农”问题解读(专著)韩斌 卓晓宁 王建成(市委党校) 3.张九龄研究(专著) 顾建国(淮阴师范学院) 4.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与优化研究(专著)何伟(淮阴师范学院)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径(专著)单淮(淮阴师范学院) 6.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史论(专著)徐家林 黄君录 吴玲(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7.高等学校权力配置与运行研究(专著) 赵泽虎(淮阴工学院) 8.社会语法学(专著)解正明(淮阴师范学院) 9.文学理论当下形态论:文学理论学探索(专著)盖生(淮阴师范学院) 10.索绪尔语言符号思想观照下的语言研究(专著)朱炜(淮阴工学院) 11.家族企业成长中的契约变迁:理论与实证研究(专著)李前兵(淮阴工学院) 12.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专著)张作民(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13.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专著)王建成(市委党校) 14.住房与土地:房地产领域热点问题新论(专著)邵明(市房管局) 15.论初次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实现途径(论文)吴秀荣(市委党校) 16.刑事证据规则研究(论文) 秦颖慧(市委党校) 17.科学教学概论--建构主义观点(专著)袁维新(淮阴师范学院) 18.美国日裔移民问题与20世纪初美日中三角关系(论文)仇海燕(淮阴师范学院) 19.宋曹交游考略(论文)刘东芹(淮阴师范学院) 20.李干成纪念文集(编著)(市党史办) 21.周恩来精神(专著) 王家云(淮阴师范学院) 22.香火戏考(编著) 姜燕(金湖县文化局) 三等奖(60项) 1.后现代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与反思(论文)刘朝武(淮阴工学院) 2.养一斋集外诗文辑佚(点校本) 郭寿龄 朱德慈(楚州区政协) 3.问题与展望:走向课改深处的语文评价(论文)茹红忠(楚州中学) 4.龚自珍集(点校本) 侯荣荣(淮阴师范学院) 5.被动城市化群体的转型适应与社会认同--基于江苏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论文)孟祥斐华学成(淮阴工学院) 6.韩信评传(专著) 徐业龙(淮阴区委宣传部) 7.清代中央档案中的淮安(编著) 周焰(市档案局) 8.淮安金石录(编著)尹增淮(市博物馆) 9.江苏淮安财富广场南北朝墓群发掘报告(论文)胡兵(市博物馆) 10.明《余清斋法帖》研究(专著)程渤(淮阴工学院) 11.基于PLS法的转换障碍对顾客忠诚直接作用的探索性分析(论文) 张言彩(淮阴师范学院) |
| 12.开展“五星”创建活动,推动农村科技发展(论文)葛莱(淮阴区政府) 13.《金湖年鉴》2007卷(编著) 李中秋(金湖区委宣传部) 14.城市经营:一活百活的妙棋--盱眙县依靠市场运作推进城区开发的实践与启示(论文)江山(市委办) 15.要提高全民企业家意识(论文)张士高(市级机关工委) 16.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加快淮米品牌整合--赴黑龙江等地考察大米品牌整合情况的报告(论文) 刘广洲(市粮食局) 17.淮安经济发展研究(编著)叶立生(市发改委) 18.关于做大做强四大支柱产业 全力推进清浦新型工业化的调研与思考(论文)赵正兰(清浦区委) 19.风险现金流视角下的房地产企业品牌价值评估(论文)骆仁林 夏仕亮(淮阴师范学院)姚山季(南京工业大学) 20.说说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编著)左卫卫(市委组织部) 21.技术理性泛化背景下技术美的价值--对消解泛化技术理性的一种思考(论文)朱荣贤(淮阴师范学院) 22.赋予个人破产能力:观念变革与国际惯例的双重视野(论文) 郭兴利(淮阴师范学院) 23.治理淮河呼唤新思路新举措(论文) 姜瑞荣(金湖县政协) 24.以“成长”为价值取向的学校文化重塑(论文)李建成(洪泽县实验小学) 25.淮安运河文化长廊(编著)季祥猛(市政协) 26.高职英语教学人文化建构(论文)徐张(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7.立足文本 合理拓展 搭建平台(论文)方建明(淮州中学) 28.汉代--文人独立与文学觉醒的时代(论文)朱鸿雁(市社科联) 29.江苏票号史(编著)高贯成 王青(人民银行淮安市中心支行) 30.基于人力资本特性的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管理(论文)邰学爱(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31.淮安市专业市场与产业互动研究(调研报告) 周性军(江苏省淮安工商行政管理局) 32.企业并购税收问题的国际借鉴研究与思考(论文) 朱海曙(市地税局) 33.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破解高效农业发展瓶颈(论文) 王学礼(淮阴区委宣传部) 34.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技发展研究(专著)蒋慕东(市教育局) 35.践行录(专著) 李玉国(市民政局) 36.机关工作笔谈(专著)丁高兵(市财政局) 37.依靠科技建立农业结构调整的高效体系(论文)徐海斌 徐维龙 许正刚(市农科院) 38.说“人” (论文) 戴庆荣(盱眙县委党校) 39.淮阴中医(编著)王兆军(淮阴医院) 40.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专著)蒋寿桐(楚州区新安小学) 41.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论文)江家华(清浦中学) 42.农业科技入户模式初探 (论文) 夏善宏(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 43.基于网格计算平台的远程医疗视频系统研究(论文)程萍(涟水县人民医院) 44.以思想解放引领科学发展(论文)陶光辉(金湖县委) 45.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科学发展(论文) 管曙光(市委宣传部) 46.坚持“四由四及”让思想快解放、大解放、真解放(论文)肖本明(清河区委) 47.关于打造功能核心区的几点思考(论文) 王海平(清河区人民政府) 48.我国应对汶川地震呈现“十大亮点”(论文)李明锦(市军干所) 49.建设和谐文化彰显水乡魅力(论文) 孙晓燕(金湖县委宣传部) 50.《淮阴年鉴》2007卷(编著) (淮阴区志办) 51.用周恩来精神引领大学生人格培养(论文) 韩锦标(淮阴工学院) 52.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论文) 熊健(洪泽县委党校) 53.实施生态立县战略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论文) 龚晓琴(洪泽县委宣传部) 54.关于加强我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论文)耿武钿(市委宣传部) 55.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民教育的思考(论文)董龙(市委宣传部) 56.谈新农村经济建设与农村籍大学生就业(论文)董婷婷(淮阴工学院) 57.关于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建议(调研报告)徐晓虎(市委办) 58.周恩来科技思想略论(论文)孙云凤(清浦区委党校) 59.关于举办党员干部《我学楷模周恩来》征文比赛的建议(咨政建议) 徐忠(市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会) 60.要率先发挥团队精神(论文) 吴晓丹(市委组织部) |
|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部省属驻淮单位: 2007年以来,全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贯彻“双百”方针,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涌现出一批有较高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经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对342项申报成果的认真评审,全市共有92项成果获奖,其中《近代科学的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等10项成果获一等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多维内涵》等22项成果获二等奖,《后现代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与反思》等60项成果获三等奖,现予以公布。 希望获奖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为加快推进我市“五大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淮安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淮安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项目 一等奖(10项) 1.近代科学的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专著) 王荣江(淮阴师范学院) 2.高等教育比较研究(专著)张继华 滕明兰(淮阴师范学院) 3.改革与创新(编著)仲波(市委办) 4.乾隆淮安府志(点校本)荀德麟(市志办) 5.叙事的诗意--中国现代小说与象征(专著)施军(淮阴师范学院) 6.论元代散曲语言配置形态及其影响(论文)王广超(淮阴师范学院) 7.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策略·管理与创新(专著)朱国传(淮阴师范学院) 8.分与合:家族企业的策略选择--基于利他主义的思考(专著)李建升李巍(淮阴工学院) 9.范式问题与问题范式:“中国问题”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意义(论文) 汪业周 韩璞庚(淮阴工学院) 10.关于构建我国政府会计体系问题的研究(论文)张国兴(市财政局) 二等奖(22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多维内涵(论文)徐贵权(淮阴师范学院) 2.“三农”问题解读(专著)韩斌 卓晓宁 王建成(市委党校) 3.张九龄研究(专著) 顾建国(淮阴师范学院) 4.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与优化研究(专著)何伟(淮阴师范学院)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径(专著)单淮(淮阴师范学院) 6.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史论(专著)徐家林 黄君录 吴玲(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7.高等学校权力配置与运行研究(专著) 赵泽虎(淮阴工学院) 8.社会语法学(专著)解正明(淮阴师范学院) 9.文学理论当下形态论:文学理论学探索(专著)盖生(淮阴师范学院) 10.索绪尔语言符号思想观照下的语言研究(专著)朱炜(淮阴工学院) 11.家族企业成长中的契约变迁:理论与实证研究(专著)李前兵(淮阴工学院) 12.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专著)张作民(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13.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专著)王建成(市委党校) 14.住房与土地:房地产领域热点问题新论(专著)邵明(市房管局) 15.论初次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实现途径(论文)吴秀荣(市委党校) 16.刑事证据规则研究(论文) 秦颖慧(市委党校) 17.科学教学概论--建构主义观点(专著)袁维新(淮阴师范学院) 18.美国日裔移民问题与20世纪初美日中三角关系(论文)仇海燕(淮阴师范学院) 19.宋曹交游考略(论文)刘东芹(淮阴师范学院) 20.李干成纪念文集(编著)(市党史办) 21.周恩来精神(专著) 王家云(淮阴师范学院) 22.香火戏考(编著) 姜燕(金湖县文化局) 三等奖(60项) 1.后现代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与反思(论文)刘朝武(淮阴工学院) 2.养一斋集外诗文辑佚(点校本) 郭寿龄 朱德慈(楚州区政协) 3.问题与展望:走向课改深处的语文评价(论文)茹红忠(楚州中学) 4.龚自珍集(点校本) 侯荣荣(淮阴师范学院) 5.被动城市化群体的转型适应与社会认同--基于江苏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论文)孟祥斐华学成(淮阴工学院) 6.韩信评传(专著) 徐业龙(淮阴区委宣传部) 7.清代中央档案中的淮安(编著) 周焰(市档案局) 8.淮安金石录(编著)尹增淮(市博物馆) 9.江苏淮安财富广场南北朝墓群发掘报告(论文)胡兵(市博物馆) 10.明《余清斋法帖》研究(专著)程渤(淮阴工学院) 11.基于PLS法的转换障碍对顾客忠诚直接作用的探索性分析(论文) 张言彩(淮阴师范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