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驻市各有关单位: 今年以来,农业生产面临的复杂局面多年未遇、面临的困难问题多年少见,大风扬沙、持续低温、降雪霜冻等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困难。面对困难问题,我市各级各部门紧急行动,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以赴抗灾减灾,全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当前,正是春耕春播的紧要期、春季农业生产的攻坚期,4月19日,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七项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4月22日,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又先后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对当前农业生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国务院、省政府会议精神,千方百计夺取夏季粮油丰收,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开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好形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抓好强农惠农政策落实,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要加强政策的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多种渠道,采取进村讲解、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迅速将中央、省、市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信号直接传递给广大农民群众。要抓好惠农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监管,确保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玉米保护性差价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深松作业补贴等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补贴资金兑现到户。在落实好中央和省里各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继续执行中央、省已有的生猪大县奖补、新建奶站补助、部分农机具购置累加补贴、农业灌溉水价补贴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等政策,尽快出台我市已经制定的《2010年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扶持办法》,新增农业扶持资金对近期受到冻害的农作物给予物化补贴,以更多强农惠农政策,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力争把低温霜冻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近期,我市遭受了低温霜冻灾害,全市受灾面积83.11万亩,其中,小麦受灾面积61.21万亩,油菜2.15万亩,蔬菜0.75万亩,果树18.5万亩,种苗花卉0.5万亩,受灾涉及范围之广、程度之重、面积之大都是历史同期少有的。为此,各级农业部门要迅速选派农业技术专家,深入到生产一线,深入到田间地头,针对作物种类、受灾程度,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制定落实补救措施,力争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一是对受冻较轻的旱地小麦要先喷肥后中耕,较重的要先中耕后喷肥;受冻的水地小麦要加强肥水管理和中耕,增温保墒,使麦苗尽快恢复生长。二是对受冻的果树要抓紧果园追肥、喷施营养液等培育管理,促进冻害严重的树种尽快恢复树势,防止腐烂病发生,为明年丰产打下基础,促进冻害较轻的树种提高座果率,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在减产严重的幼龄果园间作蔬菜、药材,以菜补果,以药补果,促进农业丰收,弥补收入损失。三是对受冻严重的蔬菜要补栽补种,蔬菜生产部门要组织好秧苗的调运,也可引导群众发展叶菜类等速生菜;受冻较轻的蔬菜,要采取喷水或营养液、剪除枯枝等措施,帮助植株尽快恢复生长。 三、狠抓小麦中后期管理,努力提高产量水平 当前我市小麦正处于拔节孕穗期,各地要抓住小麦产量形成的40多天时间,切实加强田间管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将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田,促进多成穗,成大穗,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水平。大力推广优质小麦栽培技术,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提倡分次施肥和后期叶面喷肥,重视后期氮肥施用,改善小麦品质。要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大力推行统防统治,实行联防联控,将重大病虫害的损失控制在5%以内。对小麦生长后期可能出现的干旱、倒伏、干热风等灾害,要加强天气预报,及时发布信息,适时采取措施,提前做好防范,努力夺取夏粮丰收。 四、抢抓农时墒情,确保春播种满种足种好 近期,全市普降喜雨,降水量达7.9-38.2mm,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前期的旱情,也对春播工作十分有利。要抓住当前土壤墒情较好的时机,抢抓农时季节,充分发挥政策、科技、农机装备等力量,种足种满种好春播作物。要引导农民抓住当前粮价较高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尽可能多种些玉米、薯类等高产作物,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4.5亿斤以上目标圆满实现。要大力推广普及各种农作物良种,发挥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龙头”作用。要大力推广起垄栽培、地膜覆盖、机械化精量半精量播种等技术,加快春播进度,缩短播种期,保证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要充分发挥农机在春季生产中的作用,及早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组织开展机耕机播作业,加快耕播进度。 |
| 五、启动生猪生产风险基金,确保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我市的高平市已被列入国家启动的对生猪调出大县养殖户(场)能繁母猪的临时饲养补贴范围。要比照国家的标准,启动我市的生猪生产风险基金,对其他五个县(区)养殖户(场)的能繁母猪进行临时饲养补贴。认真落实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建立畜牧业发展风险基金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办法》,积极展开畜牧业发展风险基金的复验工作,并及时全面兑现,帮助广大养殖户度过难关,同时要认真做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我市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六、搞好植树造林工作,加快生态兴市步伐 今年全市要完成造林10.68万亩,植树760万株。从目前看,植树造林任务才完成一半多一点,离春季完成80%以上目标还有较大距离。各县(市、区)要抓住当前有利墒情,在继续搞好国家级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的基础上,实施好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村镇绿化、厂矿区绿化、环城绿化、城市绿化、河流绿化、干果经济林、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古树名木保护等十大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精品工程,打好打胜春季造林第一仗,争取春季完成全年造林任务80%以上。同时,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创新林业发展体制机制,切实加强“三防”工作,巩固好绿化成果,全力推进生态兴市战略的实施,加快建设森林城市步伐。 七、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农业生产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并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基层、到乡村、到农户。要把做好当前农业生产各项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牢牢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各级涉农部门要搞好协调,密切配合,把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制定好、宣传好、落实好,全力服务于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确保夏粮生产全省排队不落后,各级农业部门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搞好种子、化肥、农药、地膜等农资供应,搞好农业科技普及推广,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搞好重大疫病和病虫草害防治,切实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好当前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各级新闻单位要认真搞好当前农业生产的宣传报道工作,大力宣传在搞好农业生产、力促农民增收、建设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的好政策、好措施、好经验、好典型,为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晋城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三日 |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驻市各有关单位: 今年以来,农业生产面临的复杂局面多年未遇、面临的困难问题多年少见,大风扬沙、持续低温、降雪霜冻等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困难。面对困难问题,我市各级各部门紧急行动,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以赴抗灾减灾,全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当前,正是春耕春播的紧要期、春季农业生产的攻坚期,4月19日,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七项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4月22日,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又先后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对当前农业生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国务院、省政府会议精神,千方百计夺取夏季粮油丰收,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开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好形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抓好强农惠农政策落实,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要加强政策的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多种渠道,采取进村讲解、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迅速将中央、省、市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信号直接传递给广大农民群众。要抓好惠农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监管,确保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玉米保护性差价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深松作业补贴等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补贴资金兑现到户。在落实好中央和省里各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继续执行中央、省已有的生猪大县奖补、新建奶站补助、部分农机具购置累加补贴、农业灌溉水价补贴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等政策,尽快出台我市已经制定的《2010年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扶持办法》,新增农业扶持资金对近期受到冻害的农作物给予物化补贴,以更多强农惠农政策,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力争把低温霜冻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近期,我市遭受了低温霜冻灾害,全市受灾面积83.11万亩,其中,小麦受灾面积61.21万亩,油菜2.15万亩,蔬菜0.75万亩,果树18.5万亩,种苗花卉0.5万亩,受灾涉及范围之广、程度之重、面积之大都是历史同期少有的。为此,各级农业部门要迅速选派农业技术专家,深入到生产一线,深入到田间地头,针对作物种类、受灾程度,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制定落实补救措施,力争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一是对受冻较轻的旱地小麦要先喷肥后中耕,较重的要先中耕后喷肥;受冻的水地小麦要加强肥水管理和中耕,增温保墒,使麦苗尽快恢复生长。二是对受冻的果树要抓紧果园追肥、喷施营养液等培育管理,促进冻害严重的树种尽快恢复树势,防止腐烂病发生,为明年丰产打下基础,促进冻害较轻的树种提高座果率,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在减产严重的幼龄果园间作蔬菜、药材,以菜补果,以药补果,促进农业丰收,弥补收入损失。三是对受冻严重的蔬菜要补栽补种,蔬菜生产部门要组织好秧苗的调运,也可引导群众发展叶菜类等速生菜;受冻较轻的蔬菜,要采取喷水或营养液、剪除枯枝等措施,帮助植株尽快恢复生长。 三、狠抓小麦中后期管理,努力提高产量水平 当前我市小麦正处于拔节孕穗期,各地要抓住小麦产量形成的40多天时间,切实加强田间管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将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田,促进多成穗,成大穗,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水平。大力推广优质小麦栽培技术,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提倡分次施肥和后期叶面喷肥,重视后期氮肥施用,改善小麦品质。要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大力推行统防统治,实行联防联控,将重大病虫害的损失控制在5%以内。对小麦生长后期可能出现的干旱、倒伏、干热风等灾害,要加强天气预报,及时发布信息,适时采取措施,提前做好防范,努力夺取夏粮丰收。 四、抢抓农时墒情,确保春播种满种足种好 近期,全市普降喜雨,降水量达7.9-38.2mm,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前期的旱情,也对春播工作十分有利。要抓住当前土壤墒情较好的时机,抢抓农时季节,充分发挥政策、科技、农机装备等力量,种足种满种好春播作物。要引导农民抓住当前粮价较高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尽可能多种些玉米、薯类等高产作物,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4.5亿斤以上目标圆满实现。要大力推广普及各种农作物良种,发挥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龙头”作用。要大力推广起垄栽培、地膜覆盖、机械化精量半精量播种等技术,加快春播进度,缩短播种期,保证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要充分发挥农机在春季生产中的作用,及早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组织开展机耕机播作业,加快耕播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