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方案的通知
2010年04月20日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方案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农委(畜牧水产局):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百日科技服务行动的通知》(农办科〔2010〕10号)精神,做好全省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现将《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年四月二十日
  

  
  
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百日科技服务行动的通知》(农办科〔2010〕10号)精神,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完成全年农业生产目标任务,制定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围绕农业重点工作,以满足农民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成效为检验标准,以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坚持农科教结合、产学研用协作,建立“行政单位+科研单位+推广机构+示范基地”相结合,“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机制,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的入户率和到位率,为实现全年粮食总产615亿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以上的目标任务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二、目标任务
  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服务活动,以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实施为抓手,重点围绕春耕春管、“三夏”和秋冬种三个农业生产关键季节,动员组织全省各级农业科技人员,通过省级专家技术指导包保县、县级专家包保乡(镇)、技术指导员包保户等技术服务形式,建立500个左右试验示范基地,服务指导5万户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100万农户,推广农业主导品种100个,主推技术200项,培训农民50万人以上,印发明白纸3000万份,光盘30万张,开展广播技术讲座500次。
  
  三、实施内容
  一是细化技术方案。根据各地生产特点,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制定具体的技术方案;围绕主导产业,遴选推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针对不同品种,因地制宜编印技术明白纸,提高技术的针对性;加强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集成防灾减灾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应急方案。
  二是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以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为平台,组织师资下乡、进村入户,以田间课堂、流动学校等方式,对百万农民开展农业科技知识普及活动;根据生产及其技术应用的区域性特点,分区域、分品种、分季节,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农技人员技术指导包保服务、观摩会等形式,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培育,重点对58万新型农民开展关键生产技术培训。
  三是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围绕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实施,建设500个左右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使其成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和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农情信息采集和传播基地,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
  四是开展政策宣传和技术服务。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激发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生产关键季节,组织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包保活动,切实让广大农民及时得到有效的技术指导;推进机械化种植、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促进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的结合,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五是加强农业科技行政执法。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执法、农业植物新品种权宣传培训和维权活动。
  
  四、主要活动
  根据农业部“百日科技服务行动”要求,围绕我省科技服务目标任务,分别在春耕春管、“三夏”和秋冬种三个农业生产关键季节,举行三次标志性大型活动。
  (一)全面开展春季农业科技服务活动。从元月下旬初至5月上旬,围绕午季作物田间管理、春耕备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牧和水产业“三春”、农业执法、农业机械化服务等,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1、启动实施全省春季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元月下旬下发了2010年全省春季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方案(皖农科函〔2010〕58号),明确活动目标任务、内容、方式和要求,并于2月上旬举行2010年全省春季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启动仪式,推进全省春季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开展。
  2、组织春季农业科技下乡活动督导工作。组成由省农委牵头,省农科院、安农大专家参加的9个春季农业科技下乡活动督查组,赴17市开展活动督查工作。建立省级专家技术指导包保县制度,即由33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省级专家,包保指导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和部分农业大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3、深入开展“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活动。为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视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省农委在前期开展春季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工作的基础上,再次动员基层农技人员开展为期2个月的“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活动,推进农技服务向纵深发展。各地要建立农技人员服务责任制,要将服务活动情况纳入考核体系,与技术职务晋升、职称评聘挂钩,对科技人员下乡服务活动的动态情况登记成册,并上网公布,接受社会和农民监督。
  4、推进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实施。于4月下旬召开我省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实施推进会,总结2010年全省春季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前阶段开展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科技服务工作,重点抓好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实施。
  (二)大力开展“三夏”科技服务活动。自5月中旬至6月中旬,围绕夏收、夏管、夏种,组织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1、5月中旬举行全省“三夏”科技下乡活动启动仪式。结合农业部开展的全国超级稻“双增一百”科技行动,组织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促进超级稻生产技术进村入户,落实1100万亩超级稻示范推广任务。
  2、加大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开展小麦、油菜试验示范项目的技术总结;抓好水稻、玉米、大豆、生猪、家禽、水产品试验示范落实;结合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围绕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开展现场观摩。
  3、大力培育科技示范户。结合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和超级稻项目实施,大力培育科技示范户,指导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同时,要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民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4、开展小麦、油菜测产验收工作。围绕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实施,组织专家开展小麦、油菜主导产品的测产验收工作,并做好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实施成效宣传工作。
  (三)组织开展秋冬种科技服务活动。9月上旬至秋种结束,围绕秋收、秋冬种以及养殖业生产,开展秋冬种科技服务活动。
  1、9月上旬举行全省秋冬种科技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在全省开展多种形式秋收秋种科技服务活动,提高农民秋冬种科技水平,提升秋种质量,打好明年农业生产基础。
  2、组织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组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省级包保县专家,深入包保县开展指导活动,并针对生产中的技术需求、存在问题,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服务。
  3、加大秋种技术培训。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通过印发技术明白纸、墙报、科技赶集、网络、报刊、广播电视、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宣传普及推广小麦、油菜秋种技术。
  4、开展农业执法和示范县项目总结工作。开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执法和农业植物新品种维权。做好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水稻的测产验收和技术总结工作。
  5、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围绕全省每年组织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组织农业专家进行现场咨询、发放明白纸、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科技服务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深刻认识科技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把农业科技服务作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工作和措施摆上议程,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在总结春季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动员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要根据本地生产特点和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并在经费上保证科技服务措施落实。
  (二)合力推进服务。为提高科技服务效率,各地要认真组织,加强协调,整合人力、资金、物资等资源,推进科技服务工作开展。要整合农技推广示范县、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粮棉油高产创建、超级稻示范推广、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沼气工程等项目、工程资金,组织协调农业科研、教育、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企业等科技人员以及省级农民创业带头人,建立农业科技服务队,提供服务条件和手段,形成科技服务的良好条件和工作氛围,确保科技服务工作有效开展。
  (三)强化宣传交流。各地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服务宣传工作,宣传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及时报道农民对活动的反应和需求,总结活动开展服务的经验和成效,推广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农业科技服务的良好氛围,推进活动深入开展。为推进工作落实,省农委将编发工作简报,同时建立服务情况月报制度(见附件)。各市、县(市、区)要加强和做好信息上报工作,及时反映交流活动开展情况。

(四)做好督查表彰。为推进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扎实开展,省农委在今年全省春季农业科技下乡活动督查指导的基础上,将于5月底、9月下旬,分别组织督查组赴市、县(市、区)检查指导,各市农委也要组织人员到各县(市、区)进行督查指导,及时通报各地工作开展情况,技术指导包保的省级专家,要根据皖农科函〔2010〕13号通知精神,督查上报包保县科技服务工作情况。各级农委要对技术人员服务情况进行考核,表彰先进,省农委将对今年春季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表彰通报,对“三夏”、“秋冬种”科技服务行动情况进行考核通报。
  各市2010年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方案于4月25日前报省农委科教处,活动阶段性总结材料分别于4月底、6月底、10底报省农委科教处。省农委科教处联系人:张启凤,电话:0551-2656995(传真),email:kjc0551@163.com。
  附表:
  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情况统计表
  
  

内容

单位

数量

内容

单位

数量

一、指导服务生产

 

 

五、发放科技、政策资料

 

 

1

指导农作物生产

万亩

 

1

技术明白纸

万份

 

2

指导生猪生产

万头

 

2

科技书

万份

 

3

指导农禽生产

万只

 

3

光盘

万份

 

4

指导渔业生产

万亩

 

4

政策明白纸

万张

 

5

指导服务合作经济组织

 

六、宣传情况

 

 

6

指导服务生产大户

 

1

广播宣传

 

二、开展技术培训

 

 

2

电视宣传

 

1

举办培训班

 

3

报刊宣传

 

2

培训农民

万人

 

4

墙报宣传

 

3

组织巡回报告

 

七、服务参加技术人员数

万个

 

4

听报告人数

万人

 

1

其中:种植业

万个

 

5

广播、电视讲座

 

2

畜牧业

万个

 

三、召开现场会

 

3

渔业

万个

 

其中:

参加现场会人数

万人

 

4

农机

万个

 

四、农资服务情况

 

 

5

农经

万个

 

1

销售良种

 

八、活动表彰情况

 

 

2

销售肥料

 

1

市表彰人员数

 

 

3

销售农药

 

2

县(区、市)表彰人员数

 

 

4

销售农膜

 

 

 

 

 

5

销售农机

台/万元

 

 

 

 

 

6

销售饲料(含鱼饲料)

万吨

 

 

 

 

 

7

销售兽药

 

 

 

 

 

8

销售渔药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方案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农委(畜牧水产局):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百日科技服务行动的通知》(农办科〔2010〕10号)精神,做好全省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现将《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年四月二十日
  

  
  
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百日科技服务行动的通知》(农办科〔2010〕10号)精神,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完成全年农业生产目标任务,制定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围绕农业重点工作,以满足农民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成效为检验标准,以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坚持农科教结合、产学研用协作,建立“行政单位+科研单位+推广机构+示范基地”相结合,“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机制,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的入户率和到位率,为实现全年粮食总产615亿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以上的目标任务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二、目标任务
  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服务活动,以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实施为抓手,重点围绕春耕春管、“三夏”和秋冬种三个农业生产关键季节,动员组织全省各级农业科技人员,通过省级专家技术指导包保县、县级专家包保乡(镇)、技术指导员包保户等技术服务形式,建立500个左右试验示范基地,服务指导5万户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100万农户,推广农业主导品种100个,主推技术200项,培训农民50万人以上,印发明白纸3000万份,光盘30万张,开展广播技术讲座500次。
  
  三、实施内容
  一是细化技术方案。根据各地生产特点,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制定具体的技术方案;围绕主导产业,遴选推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针对不同品种,因地制宜编印技术明白纸,提高技术的针对性;加强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集成防灾减灾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应急方案。
  二是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以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为平台,组织师资下乡、进村入户,以田间课堂、流动学校等方式,对百万农民开展农业科技知识普及活动;根据生产及其技术应用的区域性特点,分区域、分品种、分季节,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农技人员技术指导包保服务、观摩会等形式,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培育,重点对58万新型农民开展关键生产技术培训。
  三是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围绕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实施,建设500个左右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使其成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和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农情信息采集和传播基地,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
  四是开展政策宣传和技术服务。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激发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生产关键季节,组织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包保活动,切实让广大农民及时得到有效的技术指导;推进机械化种植、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促进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的结合,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五是加强农业科技行政执法。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执法、农业植物新品种权宣传培训和维权活动。
  
  四、主要活动
  根据农业部“百日科技服务行动”要求,围绕我省科技服务目标任务,分别在春耕春管、“三夏”和秋冬种三个农业生产关键季节,举行三次标志性大型活动。
  (一)全面开展春季农业科技服务活动。从元月下旬初至5月上旬,围绕午季作物田间管理、春耕备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牧和水产业“三春”、农业执法、农业机械化服务等,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1、启动实施全省春季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元月下旬下发了2010年全省春季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方案(皖农科函〔2010〕58号),明确活动目标任务、内容、方式和要求,并于2月上旬举行2010年全省春季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启动仪式,推进全省春季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开展。
  2、组织春季农业科技下乡活动督导工作。组成由省农委牵头,省农科院、安农大专家参加的9个春季农业科技下乡活动督查组,赴17市开展活动督查工作。建立省级专家技术指导包保县制度,即由33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省级专家,包保指导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和部分农业大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