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水利的实施意见
佳政发[2009]22号2009年10月22日佳木斯市政府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水利的实施意见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水利的实施意见

  (佳政发〔2009〕2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驻佳中省直单位: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建设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水利,创造有利于我市又好又快发展的水利基础条件,实现 “以水富民、以水富城、以水兴业、以水兴城、以水丽城、以水靓城” 的目标,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农业,大水利,大科技”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涉水问题,不断提升水利对实施“十项重点工程”和我省东部煤电化建设的保障能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以水资源配置和节约保护为前提,建立以有效使用地表水、限制开采地下水、大力提倡中水回用为前提的新机制;坚持以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工程为主线,建立旱能灌、涝能排的农业灌排体系;坚持以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为重点,建立牢固安全的防灾减灾体系;坚持以彻底解决饮水安全为目标,建立卫生充盈的城乡供水体系;坚持以水土流失治理为手段,建立自然和谐的生态保护体系;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建立共建互惠的民营水利投资体系。

  


  二、主要建设任务

  (一)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工程建设。今后发展水田的方向是:重点扶持超过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总的目标是利用5-8年时间,新增水田500万亩,使全市水田面积由目前的362万亩达到862万亩。重点建设九大灌区,包括列入三江灌区的同江市临江、三村灌区,抚远县的乌苏镇灌区和富锦市的引松补挠、幸福,桦川县的悦来、新河宫,汤原县的引汤,桦南县的向阳山等6个续建配套灌区。总投资45.73亿元,设计灌溉总面积407.03万亩,使我市粮食总产由目前的85亿斤提高到120亿斤以上。

  (二)实施滨水城市项目建设。水是城市的血脉,是城市的灵性所在。佳木斯市所属滨水城镇都要依托滨水、富水的优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利用3-5年时间,建成各具特色的滨水城镇群。佳木斯市区将重点建设“一江、一岛、四区、四河”,打造富有魅力的滨水园林城市。

  “一江”就是松花江,力争用3-5年时间,使佳木斯市城东区和城西区防洪工程由目前20-50年一遇全部提高到50年一遇标准,工程投资8.59亿元,在工程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做到“堤路结合、堤园结合、堤场结合、堤景结合”,努力把水利工程建设成“平安工程、景观工程、亲水工程”,使松花江成为佳木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岛”就是柳树岛,本着“大气势、大手笔、招大商、引大资”的原则,加快柳树岛招商引资力度,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休闲娱乐区、绿色生态观光农业区、冰雪旅游区、酒店住宅商务区等,尽早把柳树岛建成“原生态为主的休闲、旅游度假中心”。

  “四区”就是重点建设英格吐河口生态景观商住区、敖其湾赫哲民族风情区、四丰山水库顶级接待中心区、格节河水库城市应急水源区。英格吐河口堤防改线工程顺利实施,将增加城市建设用地2.1平方公里,实现水工程与城市景观的有机结合。敖其镇赫哲村新址护岸全长1500米,力争用3年的时间完成水利工程配套建设,努力将其建成“全国一流、省内领先”的集生产生活、民俗展示、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区。四丰山水库将结合库区清淤、环湖道路、水土流水治理、护岸等工程建设,为接待中心创造环境优美的景观条件。格节河水库建成后不但可以保证佳木斯市人民的饮水安全,还可以成为水景观休闲度假区。

  “四河”即英格吐河、音达木河、王三五河、杏林河,通过对4条内河进行综合整治,楼、街、路、树、堤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利用招商引资等形式建设“绿水环绕、园林环抱、摩天大厦、水中倒映,冬天冰场雪雕,夏日水上游乐,楼前湖光美景,楼后江水奔流” 的生态环保顶级水区,实现以水活城、以水丽城。

  (三)实施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利用5-8年时间,重点搞好大江大河的防洪工程建设,使我市松花江、黑龙江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20-50年一遇标准统一提高到50年一遇标准。同时,加快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建设力度,使我市的防洪工程体系初步达到“小水无灾、大水能防、超标准能抢”的目标。

(四)实施病险水库消险加固工程建设。利用2年时间,完成汤原县的法斯河、跃进、老龙岗水库,佳郊区的格节河水库以及桦南县的金沙水库等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工程总投资3335万元。力争桦南的达连泡、团结水库,汤原的富贵、南华、新兴水库全部列入规划,尽早实施。

  (五)实施黑瞎子岛水利工程建设。为充分发挥黑瞎子岛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使其成为我国加快对俄贸易及对东北亚经济圈贸易的纽带和桥头堡,水务部门要全力做好国土防护、防洪除涝、供排水等工程建设。

  1、护岸工程。抚远三角洲护岸工程包括小河子岛段、菊水岛段、银龙岛段、无名岛段、通江口段、教堂上游和乌苏镇下游段7处护岸,计划投资2.48亿元。

  2、防洪体系建设。规划堤防4条,总长25.8公里,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同时设5座50年一遇标准的避洪台,工程投资1.63亿元。

  3、给排水系统。根据国防、生产、生活和消防需要,以地表水和地下水为水源,在岛上建一座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生产、生活污水排水和处理系统,采用管道收集污水,进行相对集中的污水处理,岛内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和污水零排放,工程投资3.8亿元。

  (六)实施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主要建设松花江悦来水利航电枢纽和桦南县寒虫沟水库。松花江悦来水利航电枢纽工程是一项航运与灌溉、航运与发电、航运与城市环境建设相结合的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估算投资38.5亿元,力争2011年开工建设。枢纽建成后不但可以加大松花江对地下水的补给,而且可以抬高松花江枯水期水位,避免灌区因春季干旱提不上水问题的发生,可改善和新增灌溉面积148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39万亩,改善现有灌溉面积109万亩,增加粮食3.6亿斤。

  拟建寒虫沟水库位于七虎力灌区上游,为七虎力河干流控制性工程,总库容3422万立方米,概算投资2.2亿元,施工总工期3年。该工程建设后保护农田面积19.3万亩,设计水田灌溉面积6万亩,旱田抗旱面积10万亩,该工程建成后将彻底解决七虎力河流域“旱不能灌,涝不能排”的局面。

  (七)实施水厂改造和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对一水厂、西郊水源、江北水厂3座水厂进行配套改造建设,使其达到原设计供水能力37万吨;同时改造和新建供水管线125.5公里,工程投资2.03亿元。自来水普及率由目前的67%提高到85%。

  新建西郊污水处理厂,工程总投资2.28亿元。同时在抚远、同江、富锦3个县(市)投资1.56亿元建设3个污水处理厂,1-2年全部交付使用。

  (八)实施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到2013年彻底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农村居民饮用水达标率达到100%。全市共解决7个市县、697个村屯、51.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富锦市245个村屯、18.98万人;同江市56个村屯、3.42万人;桦川县79个村屯、5.86万人;汤原县72个村屯、5.37万人;抚远县25个村屯、1.4万人;桦南县133个村屯、10.53万人;郊区75个村屯、4.85万人;东风区8个村屯、0.66万人;向阳区4个村屯、0.33万人。工程总投资3.084亿元。

  (九)实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重点抓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到2015年,全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62.3万亩,占应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的41.3%,投资2.23亿元。近期将治理8个松花江支流流域(倭肯河、英格吐河、汤旺河、格节河、铃铛麦-音达木河、太平河、街津河),共计100个小流域的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任务。同时,完成国境河国土防护一期工程。

  (十)实施水利信息化建设。初步建立水利政务系统、水利信息公众服务系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资源管理决策系统、水环境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手段基本实现自动化、信息化,总投资500万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协调发展。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水务工作的领导,为现代水利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市政府成立水利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李海涛市长,副组长:黄福清副市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各县(市)区要相应成立水利项目建设领导机构,抓好水利建设的组织实施,原则上各县(市)区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要由各地负总责,全力推进。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密切配合、落实责任、全力支持水利建设。发展改革部门要把水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推进水利重点工程建设;财政部门要根据水利事业的发展需要,积极筹措水利建设资金;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水利工程土地征用和拆迁补偿工作;农业、建设、交通、物价、环保、气象、地税、电力、林业、扶贫、金融等部门都要采取措施,积极支持水利建设。各级水务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科学管理和水资源调度,为政府当好参谋。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强宣传,形成全社会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水利发展的舆论氛围。

(二)加强项目储备,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水务部门要做好水利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为立项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水利规划体系,抓紧编制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水利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煤电化基地水资源规划,突出水利规划对涉水活动的指导、管理和约束作用。重大建设项目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要与水利规划相衔接,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严格建设项目的防洪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方案等涉水事务审批。各级财政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额的前期项目费用,待工程建设时,由工程建设费用偿还。

  (三)多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按照国家、集体、社会投入相结合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项目为本,以市场为手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融资机制,提高水利建设投融资能力。一是搭建水利投融资平台。组建佳木斯市水务投资集团,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和国外贷款,市政府给予水务投资集团资金和政策支持。二是加大水利基金征收力度,并足额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做到应收尽收,并严格管理和使用。对于国家投入的各类水利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足额匹配资金并保证及时到位。为了做好各项水利规费征收工作,根据《黑龙江省防洪保安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黑政发〔1999〕26号)的规定,建立以水务征收为主,以税务、土地等部门代收代缴为辅的征费体系。凡有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防洪保安费由地税部门代征,对非农业建设征用土地的防洪保安费由国土资源部门代征。三是鼓励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和经营。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投资水利建设。对供水、农田灌溉等有偿服务性项目,建设资金可通过民营渠道筹集,政府适当给予补助。中小型灌区改造、农村饮水、水环境建设、生态景观水利等中小型水利工程,逐渐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快推向市场。四是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整合使用以工代赈、土地整理、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资金,依据各级政府批复的水利规划,统筹安排各类水利项目。各有关部门在安排上述投资项目时,应与水行政主管部门搞好衔接,避免分散投资、重复投资,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水利的实施意见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水利的实施意见

  (佳政发〔2009〕2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驻佳中省直单位: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建设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水利,创造有利于我市又好又快发展的水利基础条件,实现 “以水富民、以水富城、以水兴业、以水兴城、以水丽城、以水靓城” 的目标,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农业,大水利,大科技”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涉水问题,不断提升水利对实施“十项重点工程”和我省东部煤电化建设的保障能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以水资源配置和节约保护为前提,建立以有效使用地表水、限制开采地下水、大力提倡中水回用为前提的新机制;坚持以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工程为主线,建立旱能灌、涝能排的农业灌排体系;坚持以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为重点,建立牢固安全的防灾减灾体系;坚持以彻底解决饮水安全为目标,建立卫生充盈的城乡供水体系;坚持以水土流失治理为手段,建立自然和谐的生态保护体系;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建立共建互惠的民营水利投资体系。

  


  二、主要建设任务

  (一)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工程建设。今后发展水田的方向是:重点扶持超过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总的目标是利用5-8年时间,新增水田500万亩,使全市水田面积由目前的362万亩达到862万亩。重点建设九大灌区,包括列入三江灌区的同江市临江、三村灌区,抚远县的乌苏镇灌区和富锦市的引松补挠、幸福,桦川县的悦来、新河宫,汤原县的引汤,桦南县的向阳山等6个续建配套灌区。总投资45.73亿元,设计灌溉总面积407.03万亩,使我市粮食总产由目前的85亿斤提高到120亿斤以上。

  (二)实施滨水城市项目建设。水是城市的血脉,是城市的灵性所在。佳木斯市所属滨水城镇都要依托滨水、富水的优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利用3-5年时间,建成各具特色的滨水城镇群。佳木斯市区将重点建设“一江、一岛、四区、四河”,打造富有魅力的滨水园林城市。

  “一江”就是松花江,力争用3-5年时间,使佳木斯市城东区和城西区防洪工程由目前20-50年一遇全部提高到50年一遇标准,工程投资8.59亿元,在工程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做到“堤路结合、堤园结合、堤场结合、堤景结合”,努力把水利工程建设成“平安工程、景观工程、亲水工程”,使松花江成为佳木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岛”就是柳树岛,本着“大气势、大手笔、招大商、引大资”的原则,加快柳树岛招商引资力度,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休闲娱乐区、绿色生态观光农业区、冰雪旅游区、酒店住宅商务区等,尽早把柳树岛建成“原生态为主的休闲、旅游度假中心”。

  “四区”就是重点建设英格吐河口生态景观商住区、敖其湾赫哲民族风情区、四丰山水库顶级接待中心区、格节河水库城市应急水源区。英格吐河口堤防改线工程顺利实施,将增加城市建设用地2.1平方公里,实现水工程与城市景观的有机结合。敖其镇赫哲村新址护岸全长1500米,力争用3年的时间完成水利工程配套建设,努力将其建成“全国一流、省内领先”的集生产生活、民俗展示、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区。四丰山水库将结合库区清淤、环湖道路、水土流水治理、护岸等工程建设,为接待中心创造环境优美的景观条件。格节河水库建成后不但可以保证佳木斯市人民的饮水安全,还可以成为水景观休闲度假区。

  “四河”即英格吐河、音达木河、王三五河、杏林河,通过对4条内河进行综合整治,楼、街、路、树、堤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利用招商引资等形式建设“绿水环绕、园林环抱、摩天大厦、水中倒映,冬天冰场雪雕,夏日水上游乐,楼前湖光美景,楼后江水奔流” 的生态环保顶级水区,实现以水活城、以水丽城。

  (三)实施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利用5-8年时间,重点搞好大江大河的防洪工程建设,使我市松花江、黑龙江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20-50年一遇标准统一提高到50年一遇标准。同时,加快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建设力度,使我市的防洪工程体系初步达到“小水无灾、大水能防、超标准能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