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2011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建科[2010]217号2010年12月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2011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2011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建科[2010]217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促进实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根据《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我部重新制定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和《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标准》(以下简称《评审标准》),并决定开展2011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评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负责组织本地区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申报。

  

  二、请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项目申报单位,严格按照《实施细则》、《评审标准》,以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书》(见附件)填报要求,认真填写申报书,编写工程项目总结报告等相关材料,送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三、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严格按照《实施细则》和《评审标准》要求,对本地区申报的项目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签署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连同申报书电子版(电子版可从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下载,网址:http://www.mohurd.gov.cn),纸质文件一式10份、电子版光盘1份,工程项目总结报告纸质文件一式2 份、电子版光盘1份,于2011年1月25日前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逾期不予受理。

  

  四、联系方式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综合处

  

  高雪峰 牛立平 王建清

  

  电话:010-58933823、58933282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

  

  邮政编码:100835

  

  附件: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附件:

  
 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盖章)

  

  推荐单位:(盖章)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编制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填 表 说 明

  


  《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书》由第一申报单位组织填写。内容要真实、准确,严格按照规定格式打印,大小为a4纸竖装。左边为装订线,宽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为保证材料寄送及评审过程中的完整,请申报单位胶订申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1、工程项目名称必须与立项批文的项目名称一致。如有变更,要有相关变更批复。

  2、申报单位必须是工程的主要参建单位。原则上应由工程的建设单位牵头,会同主要参建单位共同自愿申报,并按照贡献大小顺序排列。申报单位应具有法人资格。

  3、工程验收证书编号,获得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项目可不填写。

  4、工程获奖情况指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情况。

  二、创新性及推广应有价值

  重点对项目创新性和示范推广价值等内容进行总结说明。

  1、技术集成度:归纳总结集成采用的先进适用技术体系所达到的综合效果、技术经济指标和总体技术水平;

  2、创新特色:因地制宜解决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创新设计和技术措施;

  3、实施效果:重点阐述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中的保障措施和实施进展、达到的效果;

  4、预期效益:详细分析创新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5、推广应用价值:创新内容的可推广性和项目对推动绿色建筑技术进步,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具有的示范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三、绿色建筑创新措施

  绿色建筑创新措施及其实施情况是评价项目是否符合授奖条件和确定授奖等级的主要依据。申报单位应根据《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标准》的要求,按栏目内容逐条详实、准确说明项目所采用的绿色建筑创新措施及其实施情况,可填写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情况,及其他创新内容。

  四、申报单位情况表

  此表是核实申报单位是否具备授奖条件的重要依据,应注明申报单位对项目实施绿色建筑的贡献,并加盖单位公章。

五、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此表是核实完成人是否具备授奖条件的重要依据,应按表格要求逐项、如实填写。应针对本项目的技术要点和创新点,注明完成人做出的贡献。主要完成人按照对本项目贡献大小顺序排列。

  六、推荐单位意见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实施细则》,对申报工程项目进行初审,并负责审定资质性申报材料和申报书的真实性。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工程项目签署推荐奖励等级意见并盖章。

  

  一、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工程项目

名称

 

申报等级

 

申报单位

1.

2.

3.

4.

5.

6.

7.

8.

建筑类型

住宅( )办公( )旅馆( )商场( )

其他( )(相应选项打√)

总建筑面积

万 m2

报奖面积

万 m2

万 m2

万 m2

取得绿色建筑标识情况

设计标识? 运行标识?无?

标识等级一星?二星?三星?

证书编号

工程所在地

 省市 区

竣工日期

土地使用证

编号

 

建设用地规划

许可证编号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编号

 

建设工程

开工证编号

 

验收证书编号

 

其他

 

目前工程进度或运行时间

 

取得绿色建筑标识后有无重大技术变更

 

工程概况:

工程获奖情况:



  二、创新性及推广应有价值

  

技术集成度

 

创新特色

 

实施效果

 

预期效益

 

推广应用价值

 



  三、绿色建筑创新措施

  

 

创新点

创新措施说明

创新措施的实施情况说明

节地与室外环境

场地的规划设计,如:

1、保护、利用与修复原有场地的生态资源;

2、在绿地规划、景观设计、雨水利用等方面提高场地对周边环境的贡献,使场地的生态效益最大化;

3、保护周边人文环境、培养社区氛围、塑造公共空间。

  

建筑外部环境,如:

1、在建筑布局与形体设计中采用被动式设计及其它新技术措施,改善外部声环境、风环境、热环境等的效果或评价;

2、改善外部环境质量方面的新技术应用。

  

节地与空间高效利用,如:

1、在各类设施共享、建筑设计、地下空间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措施;

2、在废弃地利用、旧建筑改造等方面的新技术应用。

  

建筑设计方面,如:

高效利用建筑空间,并使得建筑平面与空间体量更紧凑。

  

其它节约或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改善室外环境质量,实现生态效应的创新技术或设计理念。

  

节能与能源利用

被动式节能技术应用,如:

适应气候的建筑平面、空间布局,(寒冷地区)冬季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分朝向合理优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窗墙比,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外遮阳及建筑一体化设计、地道风、通风外墙、高效的双层皮幕墙等。

  

节能的空调形式,如:

1、采用适合当地气候、个人灵活可控的采暖空调系统;

2、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3、大空间(地板)辐射采暖空调系统。

  

可再生能源,如:

高效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及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电系统及建筑一体化;高效的地源热泵、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系统;风光互补系统等。

  

分类分项计量。

  

高效、创新的采光和照明设计。

  

其他节能创新技术或设计理念。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综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如:

使用市政再生水、建筑中水、雨水、海水等。

  

采用节水器具、设备和系统,如:

1、节水效果更优的卫生器具;

2、节水绿化灌溉系统;

3、节水冷却系统。

  

其它能有效减少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的创新技术或设计理念。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高效利用材料资源,如:

1、合理利用已有建、构筑物;

2、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优化设计,使得主要材料用量指标低于当地同类建筑;

3、采用资源消耗少的建筑结构体系。

  

废弃物再生利用,如:

1、合理使用可再循环利用的材料;

2、选用工厂化、标准化生产的构件和部品;

3、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

  

其它节材和高效利用材料资源的创新技术或设计理念。

  

室内环境质量

声环境改善与创新,如:

合理的空间平面布置,改善室内声环境的创新措施。

  

光环境改善与创新,如:

采用遮光、反光、控制眩光的材料、技术或措施改善室内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提高局部照明的可控性;改善视野的创新措施。

  

热环境改善与创新,如:

1、采用可有效改善太阳辐射、长波辐射的围护结构技术措施;

2、空调系统采用合理的气流组织形式、改善室内热舒适的创新设计措施;

3、区分不同功能空间的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

  

空气品质改善与创新,如:

1、创新的新风系统设计、室内空气品质监测措施;

2、创新的材料选择,装修污染预评估及辅助优化设计等。

  

其它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的创新技术或设计理念。

  

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制度与实施,如:

1、采用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理论及分析方法,制定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策略与目标,在规划设计阶段考虑并制定运行管理方案等;

2、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的管理和激励制度;

3、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管理,分类收集、处理与利用生活垃圾;

4、运用网络化管理平台实施运营管理;

5、通过技术与管理创新,提升物业管理效率与水平;

6、利用分析计量系统,实现节约管理。

  

智能化系统建设及运行,如:

1、智能化系统完善、定位合理,能实时监控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

2、技术先进实用,能采集和分析资源消耗数据,为管理的不断改进提供支持;

3、应用系统集成技术,有效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

  

其它节约资源、降低成本、营造和谐环境、提高管理效率、改善物业服务质量的创新技术或设计理念。

  


  四、申报单位情况表(本表由申报单位填写,每个单位填写一份)

  

单位名称

 

  申报单位

单位类别

建设 规划 设计 施工总承包 分包 系统集成 技术咨询 其它

主营专业

资质等级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单位简介:(重点论述本单位在项目中承担的与绿色建筑相关的工作及做出的贡献)

 

单位公章

 

 年月日



  五、主要完成人情况表(本表由主要完成人填写,每人填写一份)

  

  完成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职称

 

专业、专长

 

工作单位

 

联系

电话

 

传真

 

电子

邮箱

 

通讯地址

 

邮政

编码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六、推荐单位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推荐意见)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2011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2011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建科[2010]217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促进实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根据《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我部重新制定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和《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标准》(以下简称《评审标准》),并决定开展2011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评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负责组织本地区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申报。

  

  二、请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项目申报单位,严格按照《实施细则》、《评审标准》,以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书》(见附件)填报要求,认真填写申报书,编写工程项目总结报告等相关材料,送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三、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严格按照《实施细则》和《评审标准》要求,对本地区申报的项目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签署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连同申报书电子版(电子版可从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下载,网址:http://www.mohurd.gov.cn),纸质文件一式10份、电子版光盘1份,工程项目总结报告纸质文件一式2 份、电子版光盘1份,于2011年1月25日前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逾期不予受理。

  

  四、联系方式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综合处

  

  高雪峰 牛立平 王建清

  

  电话:010-58933823、58933282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

  

  邮政编码:100835

  

  附件: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附件:

  
 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盖章)

  

  推荐单位:(盖章)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编制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填 表 说 明

  


  《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书》由第一申报单位组织填写。内容要真实、准确,严格按照规定格式打印,大小为a4纸竖装。左边为装订线,宽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为保证材料寄送及评审过程中的完整,请申报单位胶订申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1、工程项目名称必须与立项批文的项目名称一致。如有变更,要有相关变更批复。

  2、申报单位必须是工程的主要参建单位。原则上应由工程的建设单位牵头,会同主要参建单位共同自愿申报,并按照贡献大小顺序排列。申报单位应具有法人资格。

  3、工程验收证书编号,获得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项目可不填写。

  4、工程获奖情况指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情况。

  二、创新性及推广应有价值

  重点对项目创新性和示范推广价值等内容进行总结说明。

  1、技术集成度:归纳总结集成采用的先进适用技术体系所达到的综合效果、技术经济指标和总体技术水平;

  2、创新特色:因地制宜解决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创新设计和技术措施;

  3、实施效果:重点阐述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中的保障措施和实施进展、达到的效果;

  4、预期效益:详细分析创新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5、推广应用价值:创新内容的可推广性和项目对推动绿色建筑技术进步,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具有的示范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三、绿色建筑创新措施

  绿色建筑创新措施及其实施情况是评价项目是否符合授奖条件和确定授奖等级的主要依据。申报单位应根据《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标准》的要求,按栏目内容逐条详实、准确说明项目所采用的绿色建筑创新措施及其实施情况,可填写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情况,及其他创新内容。

  四、申报单位情况表

  此表是核实申报单位是否具备授奖条件的重要依据,应注明申报单位对项目实施绿色建筑的贡献,并加盖单位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