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三秋”工作的意见
沪农委[2011]364号2011年10月13日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三秋”工作的意见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三秋”工作的意见

  (沪农委[2011]364号)


  

  各区县农委、市有关单位:

  

  做好今年的“三秋”工作,对于确保秋熟粮食丰收成果到手,夯实明年农业生产基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做好今年“三秋”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认清今年“三秋”工作的形势

  

  (一)惠农政策不断加强。中央连续八年下发了有关“三农”的一号文件,国家继续提高了主产省小麦、稻谷等主要粮食最低收购价,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保护价已出台,每斤为1.02元,比今年上涨9.7%;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本市粮食稳产增产的实施意见,各项惠农政策力度继续加强,农田设施和农业装备投入继续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为搞好“三秋”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今年夏粮喜获丰收,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二麦单产达270.86公斤,比上年增3.88%,总产达到28.33万吨;水稻种植面积159万亩,针对今年水稻迟播面积多,种植基础差等特点,狠抓培管措施的落实,目前田间长势较好,若后期气候正常,水稻有望获得丰产丰收,全年粮食总产将超过20亿斤;蔬菜、瓜果等主要经济作物产销形势良好,种植面积保持稳定。良好的农业生产形势,为搞好“三秋”工作增强了信心。

  

  (三)准备工作落实充分。各区县及早做好了二麦、绿肥等种子准备和余缺调剂工作,种子基本能满足种植需求;化肥、农药市场数量较足,市场价格稳中有涨;农机保养和新增农机基本到位;各项技术培训正有序开展。同时,针对今年“三夏”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各区县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有序调整茬口,措施落实有力。比较充分的物资技术准备,为搞好“三秋”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但是,做好今年的“三秋”工作还面临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一是因今年水稻迟播面积大,成熟期推迟,收种季节矛盾更加突出;二是秸秆还田机械动力、农机具和栽培技术尚未很好匹配,一定程度上影响麦子种植质量及其后期生长;三是从源头上控制秸秆焚烧压力仍然较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任务重;四是气候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三秋”工作难度。

  

  二、明确今年“三秋”工作主要任务

  

  (一)立足抗灾抓抢收。针对今年水稻成熟期推迟以及秋季气候多变的特点,做好应急预案,突出规模经营,切实加强组织协调、主动服务,充分发挥农机和烘干设施的作用,抓住季节,适时抢收,确保159万亩水稻颗粒归仓;切实做好优质水稻种子选留、精选和储备工作,确保明年水稻用种质量和数量;加强与粮食收储企业协调沟通,确保及时收购,缓解规模经营农户(单位)仓储压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围绕高产抓抢种。在认真做好挖潜种足、杜绝抛荒的同时,重点突出四个环节,切实加强指导。一是加强引导协调,力争晚茬小麦控制在70万亩左右,扩大大麦种植,实现早中晚茬口与品种合理搭配,以及同一作物(品种)集中连片种植,同时进一步注重种地养地结合,引导农民有计划种植绿肥,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冬季深耕晒垡。二是继续推进麦子高产创建,点、面结合,强化整建制推进工作,提升创建水平。三是紧扣季节适时播种,力争小麦在11月15日、大麦在11月20日前完成播种,绿肥蚕豆11月10日前、紫云英10月15日前、金花菜10月20日前完成播种。四是根据不同的品种和播栽时间,合理确定播种量,确保适期播种的小麦基本苗控制在15-18万。同时秸秆还田的田块拟采用播后镇压措施,并及时开好田间沟系,提高种植质量。

  

  (三)不失时机抓抢管。一是坚持一种就管,抓好麦子、油菜的肥料运筹与草害控制,以及绿肥田间管理工作,及时查沟补沟、查苗补肥、查草补药;二是抓好在田蔬菜、水果、花卉和草莓等经济作物的管理,并注重产销对接,确保作物正常生长和市场供应,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挖掘土地潜力,发展秋冬作物。特别是利用稻板茬、果园地种植绿叶菜,稳定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四)保护环境抓禁烧。一是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自觉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二是强化督促检查,落实好奖补政策,鼓励和引导有条件企业参与秸秆综合利用;三是强化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努力提高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水平;四是认真落实责任,各区县、乡镇政府是秸秆禁烧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切实抓好工作目标落实,力争确保每个种植户和每块田块杜绝焚烧。



  (五)注重安全抓监管。按照农业部要求,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秋季行动,加大重点产品和生产经营环节的监管力度,加强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质量抽查以及违法案件的查处,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安全用药,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督促检查和以蔬菜为主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确保农产品食用安全。

  

  (六)坚持质量抓建设。秋冬季是推进设施粮田、设施菜田等重大工程建设的大好时机,各地要统筹安排,积极推进设施粮田、设施菜田、区域特色农产品基地等建设,确保各类重大项目年度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结合农田水利建设,组织力量,切实抓好农田外围沟系清理工作,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三、切实推进今年“三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业布局是一熟紧扣一熟,熟熟相扣,夏熟安排决定秋熟布局,“三秋”决定明年全年。各区县要切实加强领导与指导,统筹安排,搞好协调,紧扣季节,以扎实的措施保障“三秋”工作顺利进行。

  

  (二)注重协作配合。“三秋”工作是重要农时活动,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协作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农业部门要发挥工作主动性,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争取支持,密切协作,共同服务,努力把今年的“三秋”工作搞的更好。

  

  (三)强化服务指导。各级农业部门要围绕“三秋”工作重点,加强工作调研和工作指导,搞好典型引导和信息服务。各级农业技术部门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实行分类指导,切实解决生产技术难点,确保各项关键措施落到实处。

  

  同时,要切实抓好今年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尽快将各项补贴资金兑现到户,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2011年10月13日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三秋”工作的意见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三秋”工作的意见

  (沪农委[2011]364号)


  

  各区县农委、市有关单位:

  

  做好今年的“三秋”工作,对于确保秋熟粮食丰收成果到手,夯实明年农业生产基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做好今年“三秋”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认清今年“三秋”工作的形势

  

  (一)惠农政策不断加强。中央连续八年下发了有关“三农”的一号文件,国家继续提高了主产省小麦、稻谷等主要粮食最低收购价,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保护价已出台,每斤为1.02元,比今年上涨9.7%;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本市粮食稳产增产的实施意见,各项惠农政策力度继续加强,农田设施和农业装备投入继续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为搞好“三秋”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今年夏粮喜获丰收,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二麦单产达270.86公斤,比上年增3.88%,总产达到28.33万吨;水稻种植面积159万亩,针对今年水稻迟播面积多,种植基础差等特点,狠抓培管措施的落实,目前田间长势较好,若后期气候正常,水稻有望获得丰产丰收,全年粮食总产将超过20亿斤;蔬菜、瓜果等主要经济作物产销形势良好,种植面积保持稳定。良好的农业生产形势,为搞好“三秋”工作增强了信心。

  

  (三)准备工作落实充分。各区县及早做好了二麦、绿肥等种子准备和余缺调剂工作,种子基本能满足种植需求;化肥、农药市场数量较足,市场价格稳中有涨;农机保养和新增农机基本到位;各项技术培训正有序开展。同时,针对今年“三夏”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各区县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有序调整茬口,措施落实有力。比较充分的物资技术准备,为搞好“三秋”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但是,做好今年的“三秋”工作还面临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一是因今年水稻迟播面积大,成熟期推迟,收种季节矛盾更加突出;二是秸秆还田机械动力、农机具和栽培技术尚未很好匹配,一定程度上影响麦子种植质量及其后期生长;三是从源头上控制秸秆焚烧压力仍然较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任务重;四是气候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三秋”工作难度。

  

  二、明确今年“三秋”工作主要任务

  

  (一)立足抗灾抓抢收。针对今年水稻成熟期推迟以及秋季气候多变的特点,做好应急预案,突出规模经营,切实加强组织协调、主动服务,充分发挥农机和烘干设施的作用,抓住季节,适时抢收,确保159万亩水稻颗粒归仓;切实做好优质水稻种子选留、精选和储备工作,确保明年水稻用种质量和数量;加强与粮食收储企业协调沟通,确保及时收购,缓解规模经营农户(单位)仓储压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围绕高产抓抢种。在认真做好挖潜种足、杜绝抛荒的同时,重点突出四个环节,切实加强指导。一是加强引导协调,力争晚茬小麦控制在70万亩左右,扩大大麦种植,实现早中晚茬口与品种合理搭配,以及同一作物(品种)集中连片种植,同时进一步注重种地养地结合,引导农民有计划种植绿肥,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冬季深耕晒垡。二是继续推进麦子高产创建,点、面结合,强化整建制推进工作,提升创建水平。三是紧扣季节适时播种,力争小麦在11月15日、大麦在11月20日前完成播种,绿肥蚕豆11月10日前、紫云英10月15日前、金花菜10月20日前完成播种。四是根据不同的品种和播栽时间,合理确定播种量,确保适期播种的小麦基本苗控制在15-18万。同时秸秆还田的田块拟采用播后镇压措施,并及时开好田间沟系,提高种植质量。

  

  (三)不失时机抓抢管。一是坚持一种就管,抓好麦子、油菜的肥料运筹与草害控制,以及绿肥田间管理工作,及时查沟补沟、查苗补肥、查草补药;二是抓好在田蔬菜、水果、花卉和草莓等经济作物的管理,并注重产销对接,确保作物正常生长和市场供应,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挖掘土地潜力,发展秋冬作物。特别是利用稻板茬、果园地种植绿叶菜,稳定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四)保护环境抓禁烧。一是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自觉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二是强化督促检查,落实好奖补政策,鼓励和引导有条件企业参与秸秆综合利用;三是强化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努力提高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水平;四是认真落实责任,各区县、乡镇政府是秸秆禁烧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切实抓好工作目标落实,力争确保每个种植户和每块田块杜绝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