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搞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快现代水利和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不断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确保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现就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关问题作如下通知: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灾减灾能力和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农村水利现代化进程,保障粮食安全,努力打造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全市新建、维修各类水利工程7000项,总投资12.6亿元,完成土石方4770万方,投工961万个;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3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2.5万亩,除涝1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0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2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解决18.0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二、工作重点 (一)突出抓好防洪除涝工作。推进大汶河拦蓄工程,抓好汶口二号坝拦河枢纽建设。扎实开展国家投资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道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防洪抗旱保障能力。加强低洼易涝区的排涝体系建设,疏挖排水沟,维修排灌泵站,做到涝能排、旱能灌。计划完成1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任务,疏浚河道596公里,维修加固堤防374公里,治理涝洼地10万亩。 (二)突出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认真落实省、市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实施办法,新建与改造并举,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推进供水规模化、标准化,加强供水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测,进一步提高农村供水水质合格率,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计划解决18.0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突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按照建设精品工程、示范工程的要求,坚持“系统化规划、规模化推进、高标准建设、新技术支撑、文明式发展、用水户参与”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行工程建设、水价改革、用水组织“三位一体”模式,2012年3月底前,完成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5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年度建设任务。 (四)突出抓好农业节水工程。以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为契机,结合中低产田改造、基本农田整治、千亿斤粮食生产等项目,大力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在粮食主产区大力推广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瓜菜生产区大力推广滴灌、微喷灌等大棚节水技术,在山丘果树区大力推广滴灌、微喷、小管出流等节水技术;在大中型灌区开展渠系配套和田间工程建设与改造,切实做好渠道防渗和田间配套工作。计划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2.5万亩,其中低压管道输水灌溉14万亩,喷灌、微灌3万亩,渠道防渗5.5万亩。 (五)突出抓好小型水源工程。以拦蓄雨水资源为重点,以地下水开发利用为补充,开展小型水源建设工程。山丘区通过层层拦蓄、梯级开发,大力开展小塘坝、小水池、小水窖、小泵站建设,加快山丘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提高山区蓄水供水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平原宜井区按照“以田定井,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的模式,抓好机井建设、配套和维修。计划新建水库塘坝122座、池窖1421座,新建改造泵站332座,新打机井2062眼、维修配套4492眼。 (六)突出抓好水生态环境治理。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全面开展坡耕地综合整治,深入推进生态型、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大力整治农村水环境,开展生态水系建设,加快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步伐,打造“山清、水秀、河通、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为农民群众创造整洁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 三、保障措施 (一)严格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奖惩。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把开展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一号文件的具体行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早安排、早动员、早部署,严格落实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抓出成效。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作配合,立足各自职能,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形成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强大合力。市政府将适时对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进行调度考核,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各县(市、区)政府、泰安高新区管委、泰山管委也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落实奖惩措施。 |
|
(二)加大投入力度,落实奖补政策。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认真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安排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确保足额计提、及时拨付、专款专用,切实加大各级财政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广泛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增加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资。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要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落实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加大对纳入奖补范围的筹资筹劳建设的小型水利设施奖补力度,扶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农民自愿投资投劳兴修水利设施,形成政府与农民群众共同投入的良性机制。 (三)严格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要强化施工管理,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施工合同制,加强施工监管,确保施工安全。严格落实工程验收制度,对不达标的工程坚决不予验收,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一一年十月十八日 附件 泰安市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计划表 表一
泰安市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计划表 表二
泰安市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计划表 表三
| |||||||||||||||||||||||||||||||||||||||||||||||||||||||||||||||||||||||||||||||||||||||||||||||||||||||||||||||||||||||||||||||||||||||||||||||||||||||||||||||||||||||||||||||||||||||||||||||||||||||||||||||||||||||||||||||||||||||||||||||||||||||||||||||||||||||||||||||||||||||||||||||||||||||||||||||||||||||||||||||||||||||||||||||||||||||||||||||||||||||||||||||||||||||||||||||||||||||||||||||||||||||||||||||||||||||||||||||||||||||||||||||||||||||||||||||||||||||||||||||||||||||||||||||||||||||||||||||||||||||||||||||||||||||||||||||||||||||||||||||||||||||||||||||||||||||||||||||||||||||||||||||||||||||||||||||||||||||||||||||||||||||||||||||||||||||||||||||||||||||||||||||||||||||||||||||||||||||||||||||||||||||||||||||||||||||||||||||||||||||||||
|
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搞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快现代水利和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不断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确保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现就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关问题作如下通知: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灾减灾能力和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农村水利现代化进程,保障粮食安全,努力打造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全市新建、维修各类水利工程7000项,总投资12.6亿元,完成土石方4770万方,投工961万个;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3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2.5万亩,除涝1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0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2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解决18.0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二、工作重点 (一)突出抓好防洪除涝工作。推进大汶河拦蓄工程,抓好汶口二号坝拦河枢纽建设。扎实开展国家投资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道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防洪抗旱保障能力。加强低洼易涝区的排涝体系建设,疏挖排水沟,维修排灌泵站,做到涝能排、旱能灌。计划完成1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任务,疏浚河道596公里,维修加固堤防374公里,治理涝洼地10万亩。 (二)突出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认真落实省、市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实施办法,新建与改造并举,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推进供水规模化、标准化,加强供水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测,进一步提高农村供水水质合格率,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计划解决18.0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突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按照建设精品工程、示范工程的要求,坚持“系统化规划、规模化推进、高标准建设、新技术支撑、文明式发展、用水户参与”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行工程建设、水价改革、用水组织“三位一体”模式,2012年3月底前,完成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5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年度建设任务。 (四)突出抓好农业节水工程。以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为契机,结合中低产田改造、基本农田整治、千亿斤粮食生产等项目,大力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在粮食主产区大力推广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瓜菜生产区大力推广滴灌、微喷灌等大棚节水技术,在山丘果树区大力推广滴灌、微喷、小管出流等节水技术;在大中型灌区开展渠系配套和田间工程建设与改造,切实做好渠道防渗和田间配套工作。计划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2.5万亩,其中低压管道输水灌溉14万亩,喷灌、微灌3万亩,渠道防渗5.5万亩。 (五)突出抓好小型水源工程。以拦蓄雨水资源为重点,以地下水开发利用为补充,开展小型水源建设工程。山丘区通过层层拦蓄、梯级开发,大力开展小塘坝、小水池、小水窖、小泵站建设,加快山丘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提高山区蓄水供水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平原宜井区按照“以田定井,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的模式,抓好机井建设、配套和维修。计划新建水库塘坝122座、池窖1421座,新建改造泵站332座,新打机井2062眼、维修配套4492眼。 (六)突出抓好水生态环境治理。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全面开展坡耕地综合整治,深入推进生态型、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大力整治农村水环境,开展生态水系建设,加快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步伐,打造“山清、水秀、河通、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为农民群众创造整洁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 三、保障措施 (一)严格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奖惩。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把开展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一号文件的具体行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早安排、早动员、早部署,严格落实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抓出成效。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作配合,立足各自职能,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形成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强大合力。市政府将适时对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进行调度考核,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各县(市、区)政府、泰安高新区管委、泰山管委也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落实奖惩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