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仙林大学城向仙林科学城转型提升的意见
宁委发[2012]30号2012年04月7日南京市政府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仙林大学城向仙林科学城转型提升的意见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仙林大学城向仙林科学城转型提升的意见

  (宁委发〔2012〕30号 2012年4月7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加快仙林大学城向仙林科学城转型提升,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仙林大学城向科学城转型提升的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自2002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仙林大学城建设的10年来,仙林大学城已成为南京“一城三区”城市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累计完成投入500多亿元,建成区达47平方公里;成为全省科教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入驻南京大学等12所高校,在校师生近20万人,高校科技资源约占全省高校总量的 15%左右;成为科技创业创新的重要基地,一批“三创”载体加快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加快集聚。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快推动仙林大学城向科学城转型提升,有利于高校放大学科优势,提升创新能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有利于充分释放高校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能量,促进科研成果孵化转化,打造创业创新高地;有利于带动仙林副城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有利于形成改革和创新的先行先试效应,成为全市创新发展的“发动机”、“智慧核”。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聚焦“人才第一资源、教育第一基础、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充分放大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政策效应,充分释放仙林地区科教、人才、产业等资源能量,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深化产学研合作为重点,着力打造创新力强的校园、竞争力强的智园、影响力强的生态园、凝聚力强的家园,实现“四园”同创、融合发展。

  

  (三)主要内涵。在大学城建设的基础上,突出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着力优化区域创业创新生态,促进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成果的开发应用,形成以高新技术孵化基地、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集聚基地、高端科技型企业总部基地、国际科学活动基地为特色的区域创新中心和宜学宜研宜业宜居的区域城市中心。科学城建设发展范围以仙林大学城规划80平方公里为核心区,构建“一城三圈”的功能架构,“一城”即仙林大学城,“三圈”分别为:围绕创新在高校,打造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等为主体的科学创新圈;围绕创业在园区,打造以紫金(仙林、新港)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和孵化器、创新平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主体的创业孵化圈;围绕产业化在开发区,打造以液晶谷等为主体的产业发展圈。

  

  (四)主要目标。2015年科技服务业占现代服务业比重达70%以上,集聚高层次人才5万人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以上。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仙林科学城建设成为南京打造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的示范区、江苏自主创新的先导区。到2020年,建成创新体系基本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新投入、创新应用、创新成效、创新环境等位居国内领先水平,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的科学新城。

  

  (五)基本原则

  

  --人才引领。把人才资源作为仙林科学城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作为仙林科学城建设的根本途径,集聚一大批国际化领军型创业创新人才,加快推动知识资源、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

  

  --开放融合。充分发挥仙林科学城发展联盟、仙林大学城本科高校教学联盟等组织的作用,构建开放式创业创新体系,加强国际国内科学研究合作交流,促进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等多方互动交融、协同发展。

  

  --创新驱动。以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为内在动力和主导力量,建设一批创业型大学、科技创新载体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和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把仙林科学城建成以创新驱动为显著特征的科学城。

  

  二、加快建设仙林科学城的主要任务

  

  (一)围绕推动创新在高校,大力建设创新力强的校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引导和支持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变,以更大力度推动知识的资本化、产业化,使高校不仅成为新知识的输送地,更成为新经济的策源地。充分发挥仙林科学城发展联盟作用,全面深化政校齿合式合作,支持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支持高校引进和培育诺贝尔奖得主、国内外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等世界拔尖人才,支持高校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支持高校与海内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著名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基地,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为南京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智力服务。



  提升国际化开放度。支持仙林大学城本科高校教学联盟开展教师互聘、学分互认、课程互选等工作,推动高校图书馆、实验室等资源向科技创业人才和社区开放。鼓励高校广泛开展校际、省际、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举办国际科学论坛等高层次科学交流活动。鼓励高校加强与国际名校和著名企业合作,引入外资办学,推进国际高教园区建设。利用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等国际合作办学机构,引入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眼光、熟悉国际规则、善于国际运作的人才。到2015年,建立3个以上国际化科技创新产业相关教育基地。推动政校人才互动合作,以省科技镇长团等方式组织高校专家、青年博士到科学城挂职,每年推荐若干高层次创业人才到高校任特聘教授,同时组织干部到高校挂职,做好人才和科技对接工作。

  

  强化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把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特色,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全面实践“科技九条”改革举措,在科技人员离岗创业、以无形资产作价入股、职务发明成果大部分归个人所有等方面率先突破,为推进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改革探索新路。用好国际办学资源,大力发展专业化、国际化的教育培训产业,加强科技创业家等高层次人才培训。设立大学生“双实双业”(实习实训、创业就业)基地,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和扶持大学生科技创业、自主创业。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机制,优化学校专业设置,推进产学结合、工学结合,选择重点企业建立一批大学生实践基地。通过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等方式,建设全国著名的培训基地。

  

  (二)围绕推进创业在园区,大力建设竞争力强的智园建设“紫金人才特区”核心区。把人才资源作为科学城发展的第一资源,率先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突出高端人才引进,依托高校、科创特区、企业研发中心,健全高校、海外人才联络机制,面向国际招才引智,加快集聚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支持诺贝尔奖得主、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拔尖人才创业,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到2015年,集聚2 名以上诺贝尔奖得主,50 名以上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其中创业类 14 人以上。建设“诺贝尔奖得主科学家工作室”、“千人计划”专家俱乐部、专业研究院,争取进入“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行列,成为“紫金人才特区”的核心区。加快建设人才公寓,用4年时间提供不少于1000套人才定向租赁住房。

  

  加快建设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加快推进紫金(仙林)、紫金(新港)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建设,加快推进金港科创中心、紫东国际创意园、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南大科学园等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建设一批以soho等新业态为主的创业大厦,最大程度地创造出适合科技人才创业、科技创业企业成长的良好空间。按照专业化、特色化、集约化要求,明确平台产业定位,实现错位发展,形成以光电显示、生物医药、通信软件、物联网、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等为主要特色的产业体系。到2015年全面建成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中试用房、人才公寓等功能为一体的优质创业创新载体 500 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孵化器面积达100万平方米以上,在孵企业1000家以上。

  

  共建大学科技园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各高校特长学科、研发资源优势,积极与驻区高校(包括省内外其他一些知名高校)分别共建1所大学科技园,并坚持“每个大学科技园聚焦发展一两个主导产业”原则,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有效推动大学科技成果转移、产业技术创新、高端人才创业和创业企业孵化成长。到2015年,大学科技园创业创新载体面积达 100 万平方米以上。按照“产业技术研究院+学科型公司”的院地、校地结合模式,推进工业技术创新中心、激光技术研究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促进知识技术化、技术工程化,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十二五”引进高端研发机构16家,新建企业技术中心3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2个。

  

  推进创新型开发区建设。加快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次转型,从外延扩张向内生增长转变,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粗放经营向创新发展转变,显著提升开发区内生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 70%。加强开发区与孵化器、创新平台对接,促使孵化毕业企业在本地产业化。完善中国南京液晶谷规划布局和基础设施,围绕 lcd、led、oled、激光、太阳能光伏和电子装备“5+1”产品方向,大力推进面板、材料、器件、整机、装备等项目,到2015年年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光电显示产业基地。加快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港片区转型升级,大力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和产业高端化战略,加快调整以加工制造为主体的经济结构,逐步退出传统制造业领域,不断提高创新型经济和服务经济的比重,建设科技型企业研发基地、总部基地。



  (三)围绕形成创业创新和自然环境“双生态”体系,大力建设影响力强的生态园

  

  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加大财政引导性科技投入力度,确保每年地区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年增长幅度。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形成与科技创业创新相匹配的政策环境。成立栖霞区科技发展投资公司,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管理”原则,优化资本运作,全力增强资金要素供给能力。推动创投、风投公司发展,支持科技银行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建设,做大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规模,建立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等各阶段科技型项目提供全程金融支持。到2015年,科学城内注册的创投和风投公司超过20家,基金规模超过30亿元。制定实施科技创业企业上市辅导计划,到2015年,实现科技创业企业境内外辅导上市10家。

  

  完善人才科技服务体系。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采取“政府平台+市场化平台”的模式,建设服务科技创新的成果交易配套、公共技术平台、投融资平台、信息交流平台、中介服务平台和政府服务平台。加强政府引导,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人才服务中心,搭建一批高水平、公益性的公共技术平台。坚持市场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培育和发展技术转移、专业技术服务、人才、法律、知识产权和财会等各类中介机构,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和要素市场的紧密联系。

  

  强化法治保障。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机制和工作机制,做好实时高效的知识产权侵权预警和风险防范工作,帮助科技创业创新人才保护好知识产权。“十二五”期间完成专利申请量累计达 14000 件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 5500 件以上。改善法治环境,建立行政服务“绿色”通道,不断提升创业创新的行政服务效能。

  

  营造创业创新文化。每两年举办一次仙林科学城“三创”嘉年华活动,积极承办国内外知名大学生创业大赛,充分激发高校师生创业创新的活力,构筑培养、孵化创业人才和项目的活动载体。规划建设科学公园、科学博物馆、现代艺术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等功能性设施,积极营造科学城尊重知识、传播文化、崇尚科学的特有氛围。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市民论坛、文化沙龙,以及在高校开展仙林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引导校园文化进社区和社区居民进高校。进一步营造勇于创业、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平等开放、广泛包容的社会氛围,加强对创业创新先进典型的总结和宣传,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优化地区自然生态。树立绿色发展导向,除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外,科学城内其它地区不再新上工业项目。对现有的符合产业定位的工业项目,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进行改造提升,推动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继续铁腕治污、高压监管,以金陵石化周边区域为重点,加快完成“三高两低”企业整治任务。推进仙林地区pm2.5监测,更加严格地落实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机制、考核机制,引导电厂实施老燃煤机组的燃气改造,着力改善大气环境。完善生态系统,加强植树造林,实施好明外郭(栖霞段)、绕城公路、绕越公路绿化走廊建设,2013年前全面完成灵山--龙王山山体沿线废弃宕口整治。在全社会倡导低碳生活,推广节能等新技术应用。

  

  (四)围绕提升地区幸福指数,大力建设凝聚力强的家园推进“幸福都市”建设。深入开展“双枫连心”幸福栖霞创建行动,以每年落实20项惠民工程为抓手,以实施收入“双倍增”计划等为重点,推动地区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争当南京“幸福都市”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加大对仙林科学城公益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将全市重点功能性项目向仙林地区倾斜。加快地铁4号线、绕越公路等交通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科学城内外交通,增强枢纽功能。推进金陵中学仙林分校等中小学建设,进一步提升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加快中心商务区、国际医院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商务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功能。着力建设智慧城市,推进物联网应用和无线网络全覆盖。

  

  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广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融合发展”模式,促进高校科技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完善社会管理“仙林模式”,加大网格化服务管理力度,实现地区市容市貌、社会秩序和文明程度的新提升。加强高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平安科学城、平安高校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和法治创建行动,进一步改善地区综合环境,打造全市最安全地区。



  三、强化仙林科学城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仙林科学城建设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委、市政府分管科技工作领导牵头,省市有关部门、驻区高校和栖霞区、仙林大学城、江宁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对科学城建设发展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决策、组织部署和总体协调。增挂仙林科学城党工委、管委会牌子,并与大学城党工委、管委会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体制,享受市级管理权限。仙林科学城党工委、管委会根据建设发展需要,调整“三定”方案,优化人员结构。组建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仙林科学城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仙林科学城的基础设施开发、项目建设、物业管理、科技创业服务、知识产权开发等。

  

  (二)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规划。严格落实并加快实施仙林新市区80平方公里统一规划,仙林新市区规划范围中的青龙片区和麒麟片区的规划和建设项目,必须征得仙林科学城管委会同意。在现有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对科学城空间布局及产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升级,明确近远期发展目标和各阶段重点建设内容,确保做到整体规划水平在全国领先。

  

  (三)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延续并进一步完善市政府给予仙林大学城的相关政策。对科学城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市属权限内规费,由市相关职能部门授权科学城管委会统一直接收取,全额纳入市财政预算管理,专项用于仙林科学城建设。仙林科学城范围控制性详细规划按法定程序报市政府批准同意后,由市规划部门委托栖霞区政府对仙林科学城范围内科技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选址意见书》、《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进行审批。全市各部门要站在服从全局、服务大局的高度,全力配合支持,更好地促进和服务保障仙林科学城建设发展。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仙林大学城向仙林科学城转型提升的意见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仙林大学城向仙林科学城转型提升的意见

  (宁委发〔2012〕30号 2012年4月7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加快仙林大学城向仙林科学城转型提升,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仙林大学城向科学城转型提升的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自2002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仙林大学城建设的10年来,仙林大学城已成为南京“一城三区”城市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累计完成投入500多亿元,建成区达47平方公里;成为全省科教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入驻南京大学等12所高校,在校师生近20万人,高校科技资源约占全省高校总量的 15%左右;成为科技创业创新的重要基地,一批“三创”载体加快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加快集聚。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快推动仙林大学城向科学城转型提升,有利于高校放大学科优势,提升创新能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有利于充分释放高校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能量,促进科研成果孵化转化,打造创业创新高地;有利于带动仙林副城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有利于形成改革和创新的先行先试效应,成为全市创新发展的“发动机”、“智慧核”。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聚焦“人才第一资源、教育第一基础、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充分放大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政策效应,充分释放仙林地区科教、人才、产业等资源能量,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深化产学研合作为重点,着力打造创新力强的校园、竞争力强的智园、影响力强的生态园、凝聚力强的家园,实现“四园”同创、融合发展。

  

  (三)主要内涵。在大学城建设的基础上,突出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着力优化区域创业创新生态,促进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成果的开发应用,形成以高新技术孵化基地、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集聚基地、高端科技型企业总部基地、国际科学活动基地为特色的区域创新中心和宜学宜研宜业宜居的区域城市中心。科学城建设发展范围以仙林大学城规划80平方公里为核心区,构建“一城三圈”的功能架构,“一城”即仙林大学城,“三圈”分别为:围绕创新在高校,打造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等为主体的科学创新圈;围绕创业在园区,打造以紫金(仙林、新港)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和孵化器、创新平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主体的创业孵化圈;围绕产业化在开发区,打造以液晶谷等为主体的产业发展圈。

  

  (四)主要目标。2015年科技服务业占现代服务业比重达70%以上,集聚高层次人才5万人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以上。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仙林科学城建设成为南京打造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的示范区、江苏自主创新的先导区。到2020年,建成创新体系基本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新投入、创新应用、创新成效、创新环境等位居国内领先水平,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的科学新城。

  

  (五)基本原则

  

  --人才引领。把人才资源作为仙林科学城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作为仙林科学城建设的根本途径,集聚一大批国际化领军型创业创新人才,加快推动知识资源、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

  

  --开放融合。充分发挥仙林科学城发展联盟、仙林大学城本科高校教学联盟等组织的作用,构建开放式创业创新体系,加强国际国内科学研究合作交流,促进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等多方互动交融、协同发展。

  

  --创新驱动。以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为内在动力和主导力量,建设一批创业型大学、科技创新载体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和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把仙林科学城建成以创新驱动为显著特征的科学城。

  

  二、加快建设仙林科学城的主要任务

  

  (一)围绕推动创新在高校,大力建设创新力强的校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引导和支持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变,以更大力度推动知识的资本化、产业化,使高校不仅成为新知识的输送地,更成为新经济的策源地。充分发挥仙林科学城发展联盟作用,全面深化政校齿合式合作,支持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支持高校引进和培育诺贝尔奖得主、国内外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等世界拔尖人才,支持高校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支持高校与海内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著名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基地,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为南京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智力服务。